close

世界上有許多千奇古怪的排名,而只要是 「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前10名,布拉格有兩個圖書館總名列其中~克萊門特學院(Klementinum)圖書館與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ský klášter)圖書館。修道院圖書館位在佩特任山上,克萊門特學院建築群位在舊城區、查理大橋的對面,圖書館則在建築群中的高塔內,由於克萊門特學院的服務中心暫時不對外開放,我們沿著建築群繞了半天,都找不到入口在哪裡,最後是從查理大橋繼續走,走到Karlova街上、上面掛著Mirror Chapel(捷克文是Zrcadlová kaple)的這個拱門,才進入建築群中......至於為什麼會放這張照片呢?當然是因為照片中川著粉紅色T-shirt與短褲、戴著兔子耳朵的這位仁兄太顯眼的關係啦!

IMG_20160515_01.jpg

圖書館位在天文塔的一樓,塔的頂端是一個扛著地球儀的人,這人就是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阿特拉斯(Atlas),被天神宙斯降罪間扛蒼天 ,單從外表看,真難以想像世界上最美的圖書館就在這裡。

IMG_20160515_02.jpg

克萊門特學院的導覽行程半個小時一梯、一次25人,額滿了就得再等半個小時,我猜除非特別預約、導覽以英文為主,因為售票人員並沒有問我們要參加哪個導覽團。買好票、我們要進去囉!

IMG_20160515_03.jpg

一進入高塔內,首先是位在0樓的鐘擺(導覽人員並沒有特別解說、我也不大確定這是甚麼),導覽人員在這裡說明了克萊門特學院的歷史: 克萊門特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一座朝拜聖克萊門特的小聖堂。在中世紀,多明我會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在1556年改為耶穌會大學。 1622年,耶穌會將查理大學的圖書館轉移到克萊門特學院,而學院在1654年併入了查理大學。

IMG_20160515_04.jpg

接著爬上1樓,1樓的前廳牆上掛著一些天文學家以及月球的照片,這是因為自耶穌會大學成立以來,天文學即為大學學科的一部分、更與當時政府發展天文學息息相關,所以當時的學者都曾在這裡工作過, 照片右下角的就是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IMG_20160515_05.jpg

繼續往前走,周圍的展示櫃開始出現古書的蹤跡,每一本都是手繪、金光閃閃的宗教書籍,只有這本直接放在展示架上(雖然旁邊寫了Do not touch.),導覽人員說:這是捷克境內最有價值的一本書!在這裡展示的是仿製品,真品被政府收藏起來、好好保存了。

IMG_20160515_06.jpg

接著我們25人就輪流站在圖書館窄窄的門口、聽著導覽人員的介紹、欣賞這美麗的圖書館,圖書館不能拍照,我只好翻拍門口的解說牌。光是站在這裡,古書散發出的淡淡霉味撲鼻而來,昏暗的燈光與木頭厚重的質感,訴說著歷史的意義與文字的重要性,這若明若暗的微光是為了古籍保護、避免紫外線對書籍裝訂造成傷害;天花板正中央的壁畫稱為智慧寺堂,由 Jan Hiebl創作,象徵從古羅馬知識往基督教知識的轉變過程,而靠近門口這端的天花板上則畫著象徵知識的太陽神阿波羅與謬思女神;站在門口的左手邊牆上畫著九宮格的數字盤(箭頭指的地方),這數字盤直的、橫的相加都是15......其實這麼遠我看不清楚,不過只要把5放在九宮格的正中央、其餘兩個數字只要相加為10,就可以得出15了(by許先生的解說)。

IMG_20160515_07.jpg

離開1樓後,我們繼續往上爬到3樓,這裡放著介紹三位學苑負責人,最左邊的是學院的第一位負責人Joseph Stepling,也就是建議建造天文塔的人;中間的Ladislaus Weinek是第九任負責人,他開始了天文塔的測量工作,每日氣溫測量從1775年、雨量測量從1804年開始迄今,已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測量記錄之一;最右邊的František Nušl則是建議成立佩特任山上天文台的人。

IMG_20160515_08.jpg

再往上爬一層,這裡是子午線廳(Meridiánová síň),以前在這裡測量中午的時間,只要中午到了,測量人員就會拿著旗子在塔上揮舞,並且從對岸丘陵發射大砲,向整個布拉格宣布子午整點;測量主要是透過牆壁上的暗箱(Camera Obscura)的牆孔,光線透過強孔照射在地板上的子午線(就是照片下方那個長方形的木箱內),話說這條子午線真的是條線,導覽人員特地用木桿撥弄一下線、我們才看的到線的影子,跟其他地方用磁磚拼嵌出美麗的子午線完全不同。牆壁上的兩台大型儀器(就是1/4圓的那個,另一個在對面牆上),就是象限角,原理與六分儀相似,當時研究人員將天體放在照片左邊的多層櫃中,用象限角測量天體與地平線的高低及移動角速度......其實這邊我聽不大懂,以前學校教的都還給老師了。

IMG_20160515_09.jpg

再往上爬一層是一個小型的工作室,這裡放著當時研究人員用過的工具,像是氣壓計與測量溫度與雨水的工具等。

IMG_20160515_10.jpg

辛苦爬了172階,我們終於到最頂端了,這裡有三面旗子:紅白色的是捷克的國旗顏色、黑黃色是哈布斯堡的顏色,導覽人員說:當捷克斯洛伐克分離時,斯洛伐克的國旗已經沒有顏色可以選了,所以用了中間最淺(Light)的那面旗子顏色......不知道是不是開玩笑地。

IMG_20160515_11.jpg

塔頂的視野超好,左側查理大橋的塔黑的耀眼,遠方就是布拉格城堡,這城市真的怎麼拍都好美啊!

IMG_20160515_12.jpg

話說當我們要離開克萊門特學院時,剛好遇到Hare Krishna這個團體在遊行(?),這是一個源自印度的團體,Hare是能量的意思,而Krishna是超自我(Superme),只有念頌Hare Krishna,埋在心中的真正自我及本來純潔的知覺才能得以復甦。雖然我對這種團體完全不感興趣,但在布拉格永遠都不會感到無聊,每次都可以遇到新鮮的事情呢!

IMG_20160515_13.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克萊門特學院官方網站)

克萊門特學院(Klementinum)
網址:http://www.klementinum.com/index.php/en/
地址:Karlova 1 Mariánské nám. 5
克萊門特學院(Klementinum)是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的一組歷史建築群,目前用作捷克的國家圖書館。
克萊門特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一座朝拜聖克萊門特的小聖堂。在中世紀,多明我會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在1556年改為耶穌會大學。1622年,耶穌會將查理大學的圖書館轉移到克萊門特學院,而學院在1654年併入了查理大學。耶穌會的存在直到1773年,克萊門特學院一度曾是世界第三大耶穌會大學,那時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雷莎將克萊門特學院建成一座天文台、圖書館,和大學,今天捷克地區最早的氣象記錄於1775年始於克萊門特學院,並一直持續至今。
國家圖書館成立於1781年,自1782年克萊門特學院成為一座法定收藏圖書館。1918年,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接管了圖書館。1990年起,它成為國家圖書館。克萊門特學院的建築是巴洛克建築的重要實例,面積達20,000平方米,是布拉格的第二大建築群,僅次於布拉格城堡。該圖書館藏有莫扎特作品,以及有關第谷·布拉赫和夸美紐斯的物品,以及捷克文學的歷史資料。
今天建築群內設有國家、大學和科技圖書館。市立圖書館也位於附近的 Mariánské Námě。
2006年的前幾年,進行了一場關於擴大未來圖書館藏書空間的可能性辯論,因為預計到2010年,克萊門特學院的建築空間將達到極限。2006年1月10日,布拉格當局決定將城市擁有的布拉格中心附近列塔Letná 的產業出售給國家圖書館。2006年春天,進行了新大樓的國際建築設計競賽。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建築師是揚·卡普利茨基。新大樓預期在2010年落成。
2005年,捷克國家圖書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項目。

1.天文塔(Astronomická věž)
天文塔建於1722年、高68米,在頂部矗立著攜帶馬蒂亞斯伯納德·布勞恩(Matthias Bernard Braun)天體球的阿特拉斯(Atlas)雕像。塔的建設與捷克發展天文研究有關,在克萊門特學院的建設時間,天文學家Tycho Brahe、克普勒(Johannes Kepler)或Thadeus Hájek都在布拉格工作。天文學是自成立以來即是大學課程的一部分,但天文塔是1751-1752年間在 Joseph Stepling的建議下建立的,並成為天文測量的主要場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天文塔成為捷克斯洛伐克觀測天體的場所,而克萊門特學院的天文塔直到1928年止是波西米亞地區唯一的觀測地點,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天文塔才不在進行觀測工作。
從1752年開始,天文塔也進行測量工作(但並非定期),每日氣溫測量從1775年、雨量測量從1804年開始迄今,已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測量記錄之一。
在登上52米高的塔頂之前,會先經過一個小的工作室,這裡從19世紀開始作為進行天文學、物理學、地質學等研究之用。

2. 子午線廳(Meridiánová síň)
在塔的二樓是一個獨特的房間,以前用於確定中午的時間,此時會將整個房間變成了一個暗箱,太陽光通過牆上的一個小洞落在地板上的子午線,並以此確定時間。子午線延伸至整個房間,夏至時光線會落在子午線的南邊、冬至時則在北端。
正午時間的測量從1842年開始,此時塔上會有人揮舞著旗子,1891年後改為射擊大砲,直至1928年才停止。如今塔頂上還有當初揮舞用旗子的雕像。
子午線廳的牆上還有機械師Jan Klein設計的天文儀器,房間南北兩邊的兩面牆代表兩個象限,以測量天體之於水平線的高度與角度。

3.巴洛克圖書館廳(Barokní knihovna)
巴洛克圖書館始於1722年,這是總部設在克萊門特學院耶穌會大學的一部分,這裡收藏了2萬多冊神學文學(大多是國外的),書脊上漆上白色並有紅色標誌的,是從耶穌會時期就收藏於此。
巴洛克圖書館的內部從18世紀以來良好保存著,大廳天花板上是由Jan Hiebl繪製以教育為主題的壁畫,並有耶穌基督及大學代表人士的人像,大廳前方畫著皇帝約瑟夫二世(Joseph II),約瑟夫二世下令將各地廢止的教堂圖書館藏書送到克萊門特學院收藏。大廳中央還有地球儀及天文鐘,這些主要是耶穌會士的作品。
1777年瑪麗亞特雷西亞女皇宣布圖書館對外開放。

4.鏡子禮拜堂(Zrcadlová kaple)
獻於聖母報喜禮拜堂建於1720年,大理石牆壁與地板以鍍金的灰泥裝飾,彩色灰泥連接到天花板壁畫,成為一個獨特的景象。壁畫是由Jan Hiebl創作,繪著萬福瑪利亞禱告的經文,而以聖母瑪利亞的生活為題材的壁畫則是由瓦茨拉夫·萊納Vavrinec創建。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