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月31日早上,我們開車從開姆尼茨前往柏林,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後,終於抵達了。

熊是柏林市的象徵,柏林熊也成為特定的形象標誌,在柏林的市徽和各種紀念建築物上都能見到熊的形象。2001年和2002年間,在柏林的大街小巷和廣場上,佇立著大約350隻熊雕像,而這其中很多已經被拍賣,所得善款全部捐贈給了兒童救助機構;2002年,聯合巴迪熊組織誕生(United Buddy Bears):寬容藝術(The Art of Tolerance)。在所有的柏林熊中,要特別介紹一下這隻位於憲兵廣場的Taiwan Bär,這隻熊是臺灣觀光局捐贈的,熊上面畫滿了象徵臺灣的事物:臺北101、天燈、茶、小籠包、蝴蝶、故宮博物院等,胸前的V型白毛應該是暗指白灣黑熊吧,Time for Taiwan!

IMG_20160111_10.jpg 亞歷山大廣場

再來是藝術家的創作,首先是最左邊顛倒的Pablo-Bär、白色的Else-Bär(我猜熊上面的應該是勝利女神),後面兩隻熊沒有名字,第四隻位在Ostbahnhof站的熊超慘的,全身髒兮兮不說,牠的地盤已經變成流浪漢的家了。

IMG_20160111_11.jpg 

黑色的這隻熊是我在波茨坦廣場LP12 Mall of Berlin內的禮品店找到的Berlin熊,熊上面畫了柏林的地標;綠色的City-Bär,上面描繪了熊熊們在柏林愉快玩耍的情景(縱橫交錯的是柏林地圖);第三隻熊光看到牠的模樣應該就可以猜到牠打哪來的,這隻帶著清朝末年圓框眼鏡、穿著紅色唐裝的熊是中國工商銀行的作品...應該是把牠當作熊貓在設計吧!最後一隻是租車公司Herz的熊,這隻熊未免也太好畫了。

IMG_20160111_12.jpg 

今天的行程從我們住的飯店Hotel Palace出發,在往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的途中,我們迎來了今天的第一個景點~集合論時鐘(Mengenlehrer Uhr or Set Theory Clock),也稱為柏林時鐘(Berlin Clock),集合論時鐘是由柏林參議院於 1975年委託柏林的Mengenlehrer UHR,迪特爾 Binninger設計,以有色燈光領域來表示時間,甚至入選金氏世界紀錄。到底這時鍾怎麼看呢?上面的圓圈表示秒、第一二排表示時、第三四排表示分,而第一三排一格代表5、第二四排一格代表1,所以現在的時間是13點(第一排2*5+第二排4)16分(第三排3*5+1),看懂了其實不難理解,但每次看時間都要這樣算半天......挺累人的。

IMG_20160111_13.jpg 

布萊茲雪德廣場(Breitscheid platz)上的聖誕市集即使到了12月31日這天還沒結束,即使今天天寒地凍、大伙還是很高興的在這、冒著細雨、喝著熱紅酒。

IMG_20160111_14.jpg 

布萊茲雪德廣場的中央就是世界噴泉(Wasserklops/World Fountain)。 由Joachim Schmettau所設計,建造於1982年到1984年。噴泉由混凝土、青銅、紅色花崗岩建成,10米的高,直徑17米的半球狀的底座,雖然冬天沒有水,但各位可以用聖誕節的燈飾想像一下噴泉的模樣。為什麼稱為世界噴泉呢?因為在上面有不同文化的字符嵌入象徵的地球半圓上,上面還有一各「春」之符號,但我在噴泉周圍晃了半天,也只找到寥寥可數的5-6個文字,只能說作者的世界觀真迷你啊!

IMG_20160111_15.jpg 

歐洲中心(Europa Center)就在布萊茲雪德廣場旁,其實這一帶都是百貨公司,還有UNIQLO旗艦店,但價錢讓我望之卻步,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聖誕節後大折扣!歐洲中心的地下室是歡樂的聖誕節氣氛,這些娃娃是會動的喔!尤其左上角的漩渦不停旋轉時,看的頭都暈了。

IMG_20160111_16.jpg

歐洲中心內的另一個世界時鐘~時鐘流動的時間(The Clock of Flowing Time),這個時鐘就比較好辨認了,利用沙漏的原理,左邊的一排圓球表示時針、右邊的小扁球表示分針,每天上午01點及下午1點清空,週期重新開始。

IMG_20160111_17.jpg 

布萊茲雪德廣場上最顯眼的建築物就是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這座新羅馬式的教堂是為了紀念第一任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威廉二世為了淡化俾斯麥的德意志統一功業,特意尊崇威廉一世為大帝),由Franz Schwechten設計並在1891至1895年期間修建而成,主鐘樓高113米,當時是柏林的最高建築,但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43年11月23日遭到第一次空襲而嚴重破壞,其後更經歷多次轟炸,外表殘破到已無法維持主體建築的穩定性(就是照片中間破破的那個)。教堂的現代部分建築(就是照片兩側的鷹架...維修中)建於1959年到1961年之間,由埃貢·艾爾曼(Egon Eiermann)設計,舊教堂鐘樓殘骸得以保留和保護,以警世戰爭的恐怖。

IMG_20160111_18.jpg 

別看教堂外面破爛不堪,連玫瑰窗破掉的玻璃的沒有裝上去,但事實上內部整個用透明玻璃圍了起來、一點也不冷,一推開大門我整個被嚇到,教堂內外的落差超大的,地板上是踩在惡龍身上、一槍刺入惡龍口中的天使馬賽克拼貼畫。

IMG_20160111_19.jpg 

教堂前廳由馬賽克藝術作品裝飾,下方是供霍亨索倫王朝的皇室成員禮拜之用的十字架,它象徵著當時普遍接受的君權神授說,這件作品和它所表達的意義對於威廉二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IMG_20160111_20.jpg 

我們在這裡買了今天晚上在新威廉皇帝紀念教堂舉辦的跨年音樂會門票。SILVESTER FESTKONZERT= New Year's Eve Festival Concert。

IMG_20160111_21.jpg 

時間先跳到我們晚上聽音樂會時,新教堂建造在八角形的混凝土基座上,每個角上建造圓柱形鋼柱,鋼柱在八個平面內以正方形格狀鋼結構連結。鋼構網路中加入了蜂窩狀混凝土框架,在上層的蜂窩狀混凝土框架中嵌入了藍色、寶石紅、翡翠綠和黃色的彩色玻璃,在光線照射下顯得格外亮麗,並營造出冥想的寧靜氛圍,教堂也因這些彩色的玻璃幕牆而聞名。至於宗教部分的色彩,只有在空中的基督向以及簡單的燭台而已。今天負責演奏的是勃蘭登堡交響樂團,樂團於1810年創立,在保持傳統交響樂表演風格基礎上,又創新演繹經典浪漫主義作品,過去幾十年間,勃蘭登堡交響樂團不斷發展壯大,期間培養了大批傑出指揮家,這樂團也曾經到臺灣表演過。演奏時間約一個小時,整個過程樂團都是站著演奏的,且樂器隨著不同的曲目而變化(我們就看著一曲結束後演奏人員上下臺替換),超讚的,真的是令人享受的一個夜晚。

IMG_20160111_22.jpg 

離開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後,我們搭乘U-bahn前往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並展開一整天的步行行程。亞歷山大廣場上的地標就是烏拉尼婭世界時鐘(Weltzeituhr),時鐘的底圖就是世界地圖,並且依照時區將地圖分成24個部分,不過分針只能不精準的看線移到時區的哪個位置;而臺灣所屬的GMT+8時區現在是21點5分左右,這時區上標註了IRRUTSK(伊爾庫茨克)、ULAN-BATOR(烏蘭巴托)、PEKING(北京)、SHANGHAI(上海)、MANILA(馬尼拉)、PERTH(伯斯)、HONGKONG(香港)、KUALA LUMPUR(吉隆坡)、SINGAPUR(新加坡),不過沒有臺灣......

IMG_20160111_23.jpg 

柏林電視塔(Berliner Fernsehturm)就在廣場旁,高368米是德國最高的建築,無論在柏林的什麼地方,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柏林電視塔其實是當時的東德最高領導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烏布利希,期望通過建造一座正對著西柏林的大型標誌性建築,可以向西方陣營國家展示該國的實力。有網友說它的造型有點像是東京晴空塔,不過這棟建築在1969年10月3日落成後,由於當初特殊的時空背景,被冠上了許多的稱號,像是:Rache des Papstes(教宗的復仇,因為陽光照在圓球上會反射出十字架形狀,而當時東德壓制基督教、強制拆除所有十字架裝飾)、聖瓦爾特(譏諷東德共產當局壓制民眾的信仰自由)、烏布利希最後的勃起(嘲諷烏布利希當時已屆76歲高齡、健康每況愈下)。

IMG_20160111_24.jpg 

在電視塔的旁邊就是聖母教堂(Marienkirche),本來我想仿照網路上取景的角度,拍攝一張聖母教堂在電視塔腳下的照片,但這附近在進行道路整修,小米的鏡頭容不下電視塔。

IMG_20160111_25.jpg 

教堂已完成於1485年描繪15世紀黑死病的「死亡之舞」壁畫最負盛名,這幅壁畫就在衣進入教堂的左手邊,不過由於時間的摧殘,牆上幾乎已經看不到原來的色彩,因此教堂在壁畫前方擺了張示意圖片,仔細對照就可以發現,牆壁上這個穿黑色衣服的人就是圖片左方的那位仁兄;而示意圖右邊的則是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不過我在牆上已經完全看不出祂的蹤影了。

IMG_20160111_26.jpg 

教堂現在正在舉行勸募活動,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重新完成死亡之舞,只要訪客用奉獻金換來彩色石頭,就可以依據不同顏色和區位貼在壁畫上。

IMG_20160111_27.jpg 

這些小石頭約10號字體大小,一個要價2.5歐元,只要少喝一杯啤酒就可以奉獻自己的愛心。

IMG_20160111_28.jpg

雖然聖母教堂主殿只有簡單的油畫,但這家教堂牆上掛的畫作都相當有趣,感覺有點中古世紀的詭異風格,其中還有一幅是亞當和夏娃在蘋果樹旁被蛇誘惑的場景,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一幅一幅仔細觀賞。

IMG_20160111_29.jpg 

聖母教堂與市政廳間的廣場正在整修,海神噴泉(Neptunbrunnen)我們只能遠遠的觀看,話說這海神噴泉內的四個女性雕像分別代表普魯士的四個主要河流:萊茵河(Rhine)、易北河(Elbe)、維斯瓦河(Vistula)和奧得河(Oder)有,真的是到處都有四河噴泉。許先生看廣場旁邊圍起來的看板,發現原來這裡是要建造地鐵站,但是施工到一半時突然挖到古蹟,所以工程就延宕了下來,海神噴泉要重見天日恐怕遙遙無期。

IMG_20160111_30.jpg 

柏林的紅色市政廳(Berliner Rathaus),不過這張不是從廣場前方拍的,此時在廣場拍的話是整個大逆光,完全感覺不出市政廳的紅磚風味。

IMG_20160111_31.jpg 

本來今天我們想到網路上狂推的Mutter Hoppe品嘗好吃的水煮豬腳,一看到餐廳有營業,很開心的往裡面走進去,想不到在一年的最後一天Mutter Hoppe只營業到下午四點(我們到的時候約下午三點半),服務人員解釋過後就殘忍地把我們趕走了......殘念。

IMG_20160111_32.jpg 

我們只好繼續朝景點前進,彎進附近的小巷內尋找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教堂的藍色尖塔是走向尼古拉廣場的最佳路標,今天的尼古拉教堂主要是重建的產物,因為原來的教堂在二戰中已經被盟軍炸彈夷為平地,教堂現在改為音樂廳和博物館。

IMG_20160111_33.jpg 

尼古拉教堂前方有一座雕像,雕像上頭是一頭抱著盾牌的熊,圓滾滾的身軀、好可愛,真不愧是柏林,連教堂也有熊。

IMG_20160111_34.jpg 

在柏林市政廳附近還有另一個廣場~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Forum),簡稱馬恩廣場(其實這廣場比較像是公園)。聽到這名字,不難猜到是依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作者、現代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命名的,廣場由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開闢於1986年,裡面的地標就是恩格爾哈特創作的馬克思(坐)和恩格斯(站立)大於真人的銅像。不知道是馬克思的臉真的很有特色,還是雕刻家太厲害,這雕像跟我們昨天在開姆尼茨看到的一模一樣,真好認!

IMG_20160111_35.jpg 

雕像前方是描述國際工人運動史的8面高大的金屬牆,其中有兩幅照片是反映中國革命的,一幅是人們高舉鐮刀斧頭老鐝頭,一幅是五四青年慷慨激昂宣講抗日救國。我們看了半天只找到這個(我猜是五四青年),因為上面的旗子上面寫了中文......

IMG_20160111_36.jpg 

穿過博物館島、走過宮殿橋(Schloss Bruecke),其實宮殿橋被認為是柏林最美麗的橋,這是為了紀念及反對拿破崙戰爭而建造的,橋上左右各有4座共計8座之古希臘時期神話中的人物雕像,角落的四個雕像是勝利女神(Nike)、中間的四個雕像是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雕像支柱是老式的白色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只是現在橋上面佈滿了路障(這大概是為了今天晚上的跨年夜設置的),實在是感覺不出這橋的美感。

IMG_20160111_37.jpg 

穿過宮殿橋就走到了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Avenue),這是柏林老城中心最美麗優雅的林蔭大道,始建於1647 年,大街寬約60米,街兩邊4 行挺拔的椴樹(被誤譯為菩提樹),像翠綠的長廊,從勃蘭登堡門一直延續到宮殿大橋。位在菩提樹下大街與宮殿橋銜接處的這棟建築就是軍械庫(Zeughaus),這座豪宅最初建於1706年,為當地部隊的軍火庫,這點從大門上的頭盔就可以看出端倪;如今它是德國歷史的博物館(German History Museun),是柏林最大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IMG_20160111_38.jpg 

在軍械庫旁的就是新崗哨(Neue Wache),新紹崗哨的全名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最早曾作為普魯士王儲所屬部隊的崗哨,自1931年以來該建築已被用來作為戰爭和暴力的受害者紀念館;大樓由12根列柱及有一個多立克柱的門廊,在每根門柱上面各有一各不同姿態有翅膀的勝利女神,這是德國雕塑家約翰戈特弗里德(Johann Gottfried Schadow)所設計,他也是勃蘭登堡門上四馬二輪戰車(Quadriga)之設計者。

IMG_20160111_39.jpg 

至於新崗哨裡面有啥呢?別看這棟建築物這麼大,裡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個開窗照射著凱綏·柯勒惠(Käthe Kollwit)雕塑的「母親與亡子」的放大版,雕像保持露天狀態,暴露在柏林的雨雪中,象徵二戰中平民遭受的苦難。令我覺得神奇的是~雖然大門前並沒有欄杆圍著,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跨下階梯、走到新崗哨裡面,也許這是出於對受難者的尊重吧!

IMG_20160111_40.JPG 

新崗哨旁就是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在大學主樓的正面牆上有馬克思的一段名言:哲學家只給以世界不同的解釋,但重要的是去改變世界(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ändern.),不過許先生對於逛大學沒啥興趣,所以我們也沒認真找;至於為什麼會在這裡刻上馬克思的名言呢?這是因為馬克思曾在洪堡大學的法學院就讀。

在洪堡大學的對面是貝貝爾廣場(Babelplatz),這是為了紀念19世紀的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費迪南德·貝貝爾(Bebel)。廣場上有一處以色列藝術家Micha Ullman設計的藝術品,這個藝術品稱為「空書架」。一個半透明的玻璃,將地下和地上隔為兩世,地下部分仔細辨認,內有一個個空的書架,直通地面將地面向下挖出一個空間,放進什麼書都沒有的書架,紀念納粹於1933年5月的一次焚書行動。這次焚書行動燒毀了20000多冊關於猶太人、共產主義以及宣揚自由、民主的圖書。環顧世界上極權者對待異己的暴行,不外乎「焚書坑儒」,站在空書架面前,感歎歷史的相似與哲人的智慧。在玻璃磚的旁邊有一段海涅1820年寫的詩:這只是個前奏 / 他們在何處焚書 / 他們也將最終燒毀人類(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 Heinrich Heine 1820)。

IMG_20160111_41.jpg 

貝貝爾廣場旁還有菩提樹下大街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可惜歌劇院正在整修,整個都用看板圍了起來。在廣場的一角是聖黑德維希大教堂(St. Hedwig's Cathedral),這座教堂的外觀是依個大大的圓頂、圓頂上有個十字架(遠看有點像是避雷針),沒有常見的塔樓與尖塔,連內部也相當的特殊,教堂中央是通往地下室的階梯,主祭壇與步道壇都在地下室,讓我們一時有點疑惑...這真的是教堂嗎?

IMG_20160111_42.jpg 

12月底的柏林4點太陽就下班了,此時天空整個陰沉沉的、整個壟罩在陰影下,所以走到憲兵廣場(Gendarmenmarkt)後,我們決定在此搭上地鐵覓食去。憲兵廣場上有對雙胞胎教堂,首先是興建於1701-1705年間的法國大教堂(Französischer Dom),較堂目前闢為尤格諾博物館,展示著與法國移民新教徒尤格諾的相關文物。

IMG_20160111_43.jpg 

另一個則是德國大教堂(Deutscher Dom),德國大教堂現在是做為德國歷史的展示廳對外開放。展覽由德國國會支持,所以會有一系列的相關照片、影片和實物。這兩座教堂除了上面的雕像略有不同外,簡直就是一模一樣,甚至連用途也差不多,好妙啊!

IMG_20160111_44.jpg 

夾在兩座教堂中央的就是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整座柏林音樂廳上之雕像及雕刻,都是與希臘神話有相關連性的。憲兵廣場號稱是德國乃至是歐洲最美麗的廣場,更是柏林旅遊的必到之地,不過此時廣場上被聖誕市集佔據了,實在是看不出它的美麗之處;這聖誕市集是我們逛了這麼多地方後,第一個要收費的聖誕市集!晚上七點前入場3歐元、七點後入場10歐元,在每一個攤位間都架上了透明罩、裡面還有暖氣,整個就是走高檔路線。我們偶然發現廣場旁有人正拿著腳架設置相機,許先生猜那人可能是要拍今天晚上的煙火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憲兵廣場晚上會施放煙火,聖誕市集才要收門票啊!

IMG_20160111_45.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馬蜂窩)

一、布萊茲雪德廣場(Breitscheid platz)
1.布萊茲雪德廣場(Breitscheid platz)
布萊茲雪德廣場(Breitscheid platz)是德國首都柏林西部夏洛特堡區 的一個重要廣場,位於蒂爾加藤(Tiergarten)的末端,介於選帝侯大街(Kurfürstendamm)、陶恩沁恩大街(Tauentzienstraße)和布達佩斯大街(Budapester Straße)之間。歐洲中心位於布萊茲雪德廣場東側,西側則是Schimmelpfeng-Haus和Kantstrasse。
布萊茲雪德廣場開闢於1889年,此處原是Kurfürst Joachim II在1542年開闢的狩獵場。這個廣場最初稱為古登堡廣場,紀念印刷術的發明者,1892年更名為奧古斯塔·維多莉亞廣場,紀念德國皇后。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廣場經歷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展覽館、購物中心和文化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布萊茲雪德廣場成為柏林知識分子的聚會場所,特別是在 Romanisches Café(也興建於威廉二世時期),作家、美術家和音樂家聚集在此,交流思想。那所房子位於布達佩斯大街53號 -今歐州中心(Euro Center)所在地。1943年,廣場遭到猛烈空襲,這一地區大部分被摧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廣場經歷了大規模重建,成為西柏林的象徵(正如亞歷山大廣場是東柏林的象徵)。
1947年,廣場更名為「布萊茲雪德廣場」,得名於1944年死於納粹集中營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員魯道夫·布萊茲雪德。
布萊茲雪德廣場現在是柏林遊客最多的地點之一,被許多人稱為柏林的精華廣場之一,它體現了柏林特有的新與舊、文化與商業的笨拙的組合。
2.世界噴泉(Wasserklops)
廣場中央之世界噴泉(Wasserklops/ World Fountain)。 由Joachim Schmettau所設計,建造於1982年到1984年。 由混凝土、青銅、紅色花崗岩建成,10米的高,直徑17米的半球狀的底座, 在半球狀身上,有許多噴泉。 在上面有不同文化的字符嵌入象徵的地球上,上面有一各「春」之符號。所以稱為世界噴泉。噴水池周圍的樓梯,可通到歐洲中心的地下室,周邊有眾多的青銅雕像。
3.歐洲中心(Europa Center)
位於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旁邊,1965年,廣場上建起了86米高的歐洲中心,成為西柏林主要的商業中心。它擁有許多百貨公司,戶外咖啡館和餐廳,吸引許多遊客。
4.集合論時鐘(Mengenlehrer Uhr or Set Theory Clock)
這是柏林的4個時鐘之一。集合論時鐘(Mengenlehrer Uhr or Set Theory Clock)也稱柏林時鐘(Berlin Clock),集合論時鐘是由柏林參議院於 1975年委託柏林的Mengenlehrer UHR,迪特爾 Binninger設計,最初是在Kurfürstendamm酒店位於 Uhlandstraße角落。 這是第一個時鐘,以有色燈光領域來表示時間,甚至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它是於 1995年參議院退役後,移到歐洲中心之前面。
時鐘共分為四排, Mengenlehre設置理論的原理。 第一、二排表時針,第三、四排標分針。第一行包含紅色區域。 這些區域的每一個都代表了五個小時。 第二行也是四個紅色區域。 這些區域的每一個都代表一個小時。 這樣時鐘,可以顯示一個完整的24小時工作制。
第三排是黃色和紅色字段代表5分鐘。 排在第三的紅色區域也表示一小時,換句話說,每一紅燈表15,30和45分。 在第四行中,每個黃色字段代表一分鐘。 由於第三排由11個字段和第四行包括四個字段,共計59分鐘。
如何讀取時間:
閃爍的黃色圓圈表示秒,明亮的黃色代表甚至和暗黃色代表奇數。
從上面的第一行由4個紅色的魚片,其中每一個代表5個小時。 乘以5,上火魚片(H5)。
從上面的第二行,由4個紅色的魚片,每個代表1小時。 從上面點燃魚片添加對 H5。這是小時數(24小時系統)。
從底部的第二排由11個紅色和黃色的圓角,每一個代表5分鐘。 紅魚片標記每隔15分鐘。 乘5點燃魚片,不論紅色或黃色(= M5)
底部一行由4個紅色的魚片,其中每個代表1分鐘。 從上面點燃魚片添加到M5。 這是分鐘數。
5.時鐘流動的時間(The Clock of Flowing Time)
這是柏林的4個時鐘之一:時鐘流動的時間(The Clock of Flowing Time)水沙漏,位於歐洲中心西邊的庭院中,這要感謝法國人Bernard Gitton所設計於1982年建造完成,13公尺高之時鐘橫跨三個樓層,以12個大型和30的扁圓小的玻璃球,裡面填裝有顏色之液體。用以計時,時間為12小時,該系統每天上午01點及下午1點清空,週期重新開始。計時方式:
大球表示時針,一球一小時,小扁球表示分針,一小扁球表示2分鐘,程序如下:有色液體會先流入小扁球(每球2分鐘),60分鐘之後,30各小扁球裝滿後,裡面之液體回全部會流入大球,小扁球會再從新開始,直到12小時後,12大球都裝滿後,該時鐘會被清空,從新開始。
其實跟沙漏之原理是相同的。
6.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
地址:Breitscheidplatz, 10789 Berlin
交通:地鐵U1或U9線Kurfürstendamm站,或城鐵S5、S7、地鐵U2 Berlin Zoologischer Garten站
網址:http://www.gedaechtniskirche-berlin.de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是一座象徵著和平與統一的新教教堂,同時它也代表了柏林人在戰後重建城市的意願,這從整個教堂建築上便可見一斑。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嚴重毀壞。不過戰後並未修繕,而是以舊教堂鐘樓的殘骸為中心,西側是新教堂和前廳,東側是新教堂鐘樓,東北側是禮拜堂。這樣新舊教堂的鮮明對比,警示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痛。
這座新羅馬式的教堂是為了紀念第一任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威廉二世為了淡化俾斯麥的德意志統一功業,特意尊崇威廉一世為大帝),由Franz Schwechten設計並在1891至1895年期間修建而成,該教堂是新浪漫風格的傑出範例,由威廉二世的皇家建築師弗蘭茨·施韋希特(Franz Schwechten)興建,教堂於1891年3月22日奠基,1895年9月1日落成,它是一座帶有哥德式元素的新羅馬式建築,建築裝飾使用了馬賽克、浮雕和雕塑,它成為當時剛剛建立的柏林城西的一個亮點和出色的建築作品。威廉二世相當重視這座教堂的建造,他親自挑選了設計方案,並為設計出謀劃策,還多次親臨建築工地,但是在經濟上皇室卻未撥出分文,總共680萬金馬克的建設費用完全攤派到德國的各省。
弗蘭茨·施韋希特出生在科隆,曾為科隆所在的萊茵蘭地區設計了多座羅馬式教堂,他給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定下了新羅馬式風格的設計方案,教堂的許多細節都直接繼承了萊茵蘭地區教堂的特點,比如不對稱的走道和凝灰岩的外牆,凝灰岩在萊茵蘭地區的教堂被普遍使用,但是在布蘭登堡卻不曾使用過,它結構疏鬆並不適合於布蘭登堡地區的氣候特點。教堂有5座相當有特色的鐘樓,其中的主鐘樓高113米,當時是柏林的最高建築。由於這座教堂的成功,新羅馬式建築一度風靡整個德國。教堂內部的裝修也非常精緻,前廳由馬賽克藝術作品裝飾,下方是供霍亨索倫王朝的皇室成員禮拜之用的十字架,它象徵著當時普遍接受的君權神授說,這件作品和它所表達的意義對於威廉二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紀念大廳內的畫作由德國雕塑家阿道夫·布呂特(Adolf Brütt,1855年5月10日-1939年11月6日)在1906年完成,畫作展現的是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的建造,也受到了極端保守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的牧師阿道夫·施托克(Adolf Stoecker,1835年12月11日-1909年2月2日)的影響,在他的推動下興起了福音派教堂的建造風潮,早在威廉二世即位前的1887年,施托克就試圖贏得威廉二世對於他理想的支持。威廉二世同他之間的關係,引起了政界的爭論,成為威廉二世同帝國首相俾斯麥之間的第一次嚴重分歧,俾斯麥最終在1890年被逼辭職。
1943年,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在一次空襲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如今被作為戰爭警世標誌的教堂殘骸,差點在1956年被完全清除掉,以空出地方來修建新的建築。當時,柏林人對這一決定進行了激烈抗議,他們要求把教堂的殘骸保留下來,並將其融入到新的教堂建築中。這樣,我們才得以看到今天新舊結合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教堂的現代部分建築建於1959年到1961年之間,由埃貢·艾爾曼(Egon Eiermann)設計,他計劃將殘骸完全拆除並建造一座現代風格的新教堂。然而這一設計的獲獎引起了柏林市民的極大爭議和反對,柏林市民希望保留舊教堂的殘骸以示紀念。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68米高的舊教堂鐘樓殘骸得以保留和保護,以警世戰爭,殘骸周圍則依照艾爾曼的方案建造四棟新建築:八邊形的教堂中殿、六邊形的鐘樓、四邊形的禮拜堂以及前廳。艾爾曼也為教堂內室設計了聖壇、洗禮池和蠟燭台等。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成為艾爾曼一生眾多輝煌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1961年12月17日聖誕節前夕,奧托迪·貝利烏斯(Otto Dibelius,1880年5月15日—1967年1月31日)主教為新建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揭幕。。新教堂建造在八角形的混凝土基座上,每個角上建造圓柱形鋼柱,鋼柱在八個平面內以正方形格狀鋼結構連結。鋼構網路中加入了蜂窩狀混凝土框架,在上層的蜂窩狀混凝土框架中嵌入了藍色、寶石紅、翡翠綠和黃色的彩色玻璃,在光線照射下顯得格外亮麗,並營造出冥想的寧靜氛圍,教堂也因這些彩色的玻璃幕牆而聞名。
新教堂的一個特色是分成格狀的牆壁,由超過3萬塊玻璃窗組成,由法國玻璃藝術家加布里爾·洛伊爾(Gabriel Loire)在法國沙特爾的 工作室完成,他曾為法國的約400座教堂和世界上不計其數的教堂設計過玻璃幕牆和玻璃窗。洛伊爾將彩色的玻璃切割成不規則的小塊,重新組合成正方形,嵌入 混凝土鑄成的牆壁格子中。玻璃碎片將照射上來的光線折射出去,產生寶石切割般的效果。夜晚教堂被彩色光照亮,而白天折射後的陽光呈現藍色透入教堂內室。
堂內室建造了雙層的牆壁,兩堵牆壁之間有2.45米寬的空隙,起到隔音的效果,使得身處城市中心鬧市地段的教堂,仍為祈禱者保持著一片寧靜。教堂內室高20.5米,直徑35米,可容納超過1000個座位。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除了它本身具有二戰紀念意義外,教堂內的「考文垂的十字架」(Nagelkreuz von Coventry)同樣記錄著這段歷史。這座十字架來自英國考文垂大教堂的樓頂,它在二戰中被德國空軍炸毀。另外有一幅畫作「史達林格勒的麥當娜」(Madonna von Stalingrad),是德國藝術家庫爾特·羅伊博(Kurt Reuber,1906年5月26日-1944年1月20日)作為德國防衛軍的軍醫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所作,這幅畫作的複製品掛在考文垂大教堂的禮拜堂、史達林格勒大教堂和許多其他教堂內。

如今,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是重要的戰後現代風格紀念建築,也是柏林的標誌之一。

二、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
1.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
地址:10178 Berlin
交通:地鐵S5/S7/S9/S75,地鐵U2/U5/U8,Alexanderplatz 站。有軌電車Tram M2/M4/M5/M6,Marienkirche或 Alexanderplatz站。
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是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區的一個大型廣場和交通樞紐,位於米特區,靠近施普雷河和柏林大教堂。柏林本地人通常將其簡稱為亞歷克斯(Alex),指東北到 Mollstraße ,西南到 Spandauer Straße 和市政廳的一片街區。這座廣場得名於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原本是一個牛市,為紀念1805年10月25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對柏林的訪問而命名為亞歷山大廣場。在19世紀後期,由於修建同名火車站和附近的公共市場,開始脫穎而出,成為主要的商業中心。它的全盛期是在1920年代,與波茨坦廣場一道構成柏林夜生活的心臟。由麥特戴蒙所主演的神鬼認證二~神鬼疑雲片中,就曾在此取景。
在歷史上,亞歷山大廣場曾經重建過數次,其中最近一次是在1960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重建市中心時擴建了這個廣場,周圍是幾座醒目的建築物,包括高度居歐洲第二位的建築物~柏林電視塔。由於其高大的外型,許多初到柏林者誤將綽號「亞歷克斯」用於柏林電視塔(Berliner Fernsehturm)。「亞歷克斯」還被用來指柏林公園酒店、世界時鐘、1932年 Alexanderhaus 和 Berolinahaus by Peter Behrens,和Hermann Henselmann的 Haus des Lehrers。
兩德統一後,亞歷山大廣場經歷了一個漸進的變化過程,周邊許多建築得到修復,但是保留了社會主義時期的電車線路,和備受塗鴉的 「國際友誼噴泉」(Brunnen der Völkerfreundschaft)。1993年的重建規劃計劃修建幾座摩天大樓,但是由於需求不足,未必能夠完成。不過,考夫霍夫百貨公司於 2004年開始重建,柏林最大的地鐵車站,一些建築物將被重新設計,在廣場東南側新建一些建築。2007年,Alexa購物中心,以及大約180個商店陸續在亞歷山大廣場開設,大型的土星電器商店正在亞歷山大廣場興建,計劃於2008年開業。
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物都位於亞歷山大廣場周圍地區。市政府的傳統所在地紅色市政廳就位於附近,過去的東德國會大廈,共和國宮,2006年2月開始拆除,預計將在2008年完成。
以亞歷山大廣場命名的還有輕軌和地鐵車站。該車站是電影Flightplan的外景地。
2.烏拉尼婭世界時鐘(Weltzeituhr)
這是柏林的4個世界時鐘之一。
1969年慶祝原民主德國成立20周年而由當時東德政府建成的烏拉尼婭世界時鐘(烏拉尼婭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名字),在當時東柏林的市中心——亞曆山大廣場上,用於展示世界各地的時間。由工業設計師埃里希·約翰(Erich John)所設計,他是柏林美術和應用藝術學院的講師,由Hans-Joachim Kunsch花了七個月執行製作。整座鐘重達16噸、10米高,於1969年2月10日揭幕。它的特點是將世界分成24個時區,並標示出各時區之主要城市,內部有旋轉的圓柱,故1-24個數字軸會旋轉,從直條線即可讀取各時區現在之時間,基本上分鐘全都一樣,時鐘則各時區差一小時。
在其頂上則是一座旋轉的太陽系行星和它們的軌道結構,每分鐘旋轉一角度。從70年代起便是遊客和當地人喜愛的見麵約會地點,有這樣的傳說:當地時間24點整時,如果情侶的手能拉在一起的話,他們便會永遠在一起。

三、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Forum)
1.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Forum)
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Forum)簡稱馬恩廣場,是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一個公園,得名於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作者,現代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個公園由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開闢於1986年。
馬恩廣場位於施普雷河的東岸,其西南到河邊,西北到卡爾·李蔔克內西街(Karl-Liebknecht-Straße),東北到Spandauer Straße,東南是市政廳街(Rathausstraße)。河對面是共和國宮(現已拆除)和過去的柏林市政廳(Berliner Stadtschlo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此處是一個人口密集的舊城區,介於河流和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之間,介於威廉皇帝大街(Kaiser-Wilhelm-Straße),今卡爾·李蔔克內西街和市政廳街之間的一段聖靈街(Heiligegeiststraße)穿過這一地區。這一地區在1944年和1945年受到盟軍的猛烈空襲,大部分建築成為廢墟。戰後,廢墟得到清理,原址上沒有再新建建築。
1977年,東德政府任命雕塑家路德維希·恩格爾哈特(Ludwig Engelhardt)指揮這一地區的改建工程,獻給官方信奉的共產主義思想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包括外側長方形的林地,和內部鋪設地面的圓形區域,中間是恩格爾哈特創作的馬克思(坐)和恩格斯(站立)大於真人的銅像。雕像後方是一面展示德國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的174幅浮雕描述國際工人運動史的8面高大的金屬牆,其中有兩幅照片是反映中國革命的,一幅是人們高舉鐮刀斧頭老鐝頭,一幅是五四青年慷慨激昂宣講抗日救國。
1990年兩德統一以後,馬克思-恩格斯廣場的前途成為廣泛爭議的主題。一些柏林人認為這個廣場是他們反對的已消亡政權的遺骸,不必保留,主張移走雕像,公園更名。另有一些人認為它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應該保存下來。後一種觀點最後占了上風,得益於柏林政治總體上偏左的氣氛。雕像現在是一處旅遊名勝,遊客喜愛坐在馬克思的膝蓋上拍照。
2.柏林市政廳(Berliner Rathaus)
地址:Rathausstraße 15, BERLIN Berlin, 10178
交通:乘坐地鐵U2坐到Klosterstraße站,下車後步行5分鐘即到。
網址:http://www.berlin.de/orte/sehenswuerdigkeiten/rote...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9:00-18:00。
柏林市政廳(Berliner Rathaus)以它突出而醒目的正立面成為柏林的地標之一。「紅色市政廳」之名則來自於市政廳的建築材料——紅色的磚塊。1861年到1869年,柏林市政廳根據Hermann Waesemann的設計建造而成,由Hermann Friedrich Waesemann設計,它模仿了托倫(Torun)(今屬波蘭)舊市政廳,以及法國拉昂聖母院(Notre-Dame de Laon),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這座義大利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擁有三個庭院、無數圓形的拱門以及中間74米高的宏偉鐘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市政廳遭到了嚴重的損壞,1951年到1956年按原規劃修復。在柏林被分為東西兩部分的時期,這裡以及周圍的亞歷山大廣場都位於東柏林一側。東柏林市政府就在這裡辦公,而西柏林市政府則選擇了舍內貝格(美麗山)市政廳。從1991起,紅色市政廳再次成為統一後柏林市政府的所在地,市長的辦公室也自然在那裡。
在市政廳裡有幾間房間值得去參觀:徽章廳(裡面掛有柏林市及每個區的徽章)是用來接待重要的客人們;大宴會廳則是各種慶典的舉行之地,比如招待會和各自儀式;最漂亮的要數9米高的圓柱廳,內有橘黃色的穹窿頂和大量古典的半身塑像,這裡曾經是市政廳裡的圖書館,現在圓柱廳則經常舉行各種展覽。在三樓的走廊裡,掛有所有被授予柏林榮譽市民的人的肖像畫,那些畫由Rolf Dübner所繪製。
整個市政廳從外觀上來看是一座3層樓高的建築,中間的塔高74米,有高大的鐘樓,是柏林居民明確的路標。
3.海神噴泉(Neptunbrunnen)
海神噴泉(Neptunbrunnen)修建於1891年,是Reinhold Begas設計,噴泉直徑為18米,高度為10米。噴泉的中央是一個海神雕像,他拿著三叉戟在高處坐在一大貝殼上,在貝殼上下還圍繞著娃兒,貝殼則由2位水妖大力士扛著(因腳都有蹼),四周圍繞著4 之噴水之動物及四個水仙女人。噴泉中間噴水之海中動物有鱷魚、烏龜、海蛇及海豚等海中之動物。而噴泉內的四個女性雕像分別代表普魯士的四個主要河流:萊茵河(Rhine)拿著漁網與藤蔓者、易北河(Elbe)有水果及玉米桿者、維斯瓦河(Vistula)有樹木者、和奧得河(Oder)有山羊及羊皮者。
噴泉在1951年從原來的位置移到宮廷廣場。最終,在1969年再度移動噴泉,到現在的位置,位於聖瑪麗教堂和紅色市政廳(Rotes Rathaus)之間。
在噴泉旁邊時,有一些聾啞人士,拿著一本子,比手劃腳要求你簽名,但當你簽了名,就會向你要捐贈金,而且他們只找觀光客要,當我們走到下一個街口時,卻發現這些原來之聾啞人士開口聊天了,顯然一切都是騙局,也就是為何只找觀光客,因觀光客都是遊覽車載來,廣場逛一下,又被遊覽車載走,不會遇到他們的,所以到另路口時,他們就不再是聾啞人士了。
4.聖母教堂(Marienkirche)
聖母教堂(Marienkirche)是柏林市內最古老的教堂,位於柏林電視塔腳下。,最早於1292年紀載於文獻中,現在的外型是1380年改建而成的,教堂內部是採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巴洛克式的圓頂塔頂於1790年,由卡爾·聖哥達朗漢斯,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的建築師設計的圓頂。完成於1485年描繪15世紀黑死病的「死亡之舞」壁畫最負盛名,教堂裡面更有訪客用奉獻金換來的彩色石頭,依據不同顏色和區位貼在壁畫上,藉以透過大家的力量重新完成死亡之舞。教堂外豎有3.5公尺青銅馬丁·路德(statue of Martin Luther o)的雕像。
5.柏林電視塔(Berliner Fernsehturm)
地址:Berliner Fernsehturm Panoramastr. 1A 10178 Berlin
交通:可乘坐城鐵S5、S7、S75,或地鐵U2、U5、U8,公車100、200、EV、M5、TXL到Alexanderplatz Bhf (Berlin)站下。
網址:http://www.tv-turm.de/
柏林電視塔(Berliner Fernsehturm),位於柏林亞歷山大廣場,高368米,是德國最高的建築。無論在柏林的什麼地方,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塔身頂端的圓球為鋼架結構,圓球內共有七層。柏林電視塔的觀光台設在204米處,在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42千米遠,旋轉餐廳在觀光台上部,原為每小時旋轉一圈,1990年改為每30分鐘轉一圈,電梯到達觀光台需時40秒,遊客可以在此看到整個城市歎為觀止的景觀,盡享柏林城的魅力。
柏林電視塔從1965年時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興建,於1969年10月3日落成, 原為365米高,1990年又增加了一個天線,在原有高度上增加3米,成為歐洲第四高塔,僅次於莫斯科的奧斯坦金諾電視塔、烏克蘭的基輔電視塔和拉脫維亞的里加廣播電視塔。
柏林電視塔的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時任東德最高領導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烏布利希決定在首都東柏林,建造一座與斯圖加特塔風格相似的電視塔。東德當權者期望,通過建造一座正對著西柏林的大型標誌性建築,可以向西方陣營國家展示該國的實力。柏林電視塔的設計理念最早由東德建築師Hermann Henselmann和Jörg Streitparth提出,到後期建築師Walter Herzog和 Herbert Aust也參與了電視塔的企劃工作。
電視塔原本的工程選址位於柏林Müggelberg的東南方,但有關方案很快就被當局否決。原因是因為上址剛好處於鄰近舍內費爾德國際機場的航線之上,高達300多米的電視塔會妨礙飛機起降。隨後設計者修改了建築選址,電視塔被重新佈置在正對著西柏林舊國會大廈(今聯邦德國國會大廈)的亞歷山大廣場上。
工程於1965年8月4日展開,由於柏林鬆軟的土質(柏林地區原本是一片沼澤地),工程進展並不順利,東德工程師難以解決因沉重的建築物而帶來的地基沉降問題(無獨有偶,希特勒在策劃日耳曼尼亞建造計劃時,也遭遇同樣的地基問題),不得不秘密尋求瑞典工程師(瑞典為一中立國,但本身卻奉行資本主義)的協助。經過4年的建造,電視塔於1969年10月3日開始試行發射廣播訊號。4天之後,也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20週年國慶日,東德當局宣布柏林電視塔正式落成啟用。
柏林電視塔落成沒多久,柏林市民就發現,每當陽光照射在電視塔204邁克爾處的觀光臺上時,光線會在圓球形的觀光臺上反射出一個十字形的光團,酷似一個發光的十字架。時值東德當局在其境內包括作為首都的東柏林強制關閉所有基督教/天主教教堂,拆除一切建築物上的十字架或類似十字形的標誌。對此,柏林市民(包括與東柏林一牆相隔的西柏林市民)把電視塔上的十字光團稱之為:「Rache des Papstes」,意即「教宗的復仇」。
由於時任東德最高領導人、統一社會黨總書記為瓦爾特·烏布利希,電視塔上的十字光團又被民眾戲稱為「聖瓦爾特」,以譏諷東德共產當局壓制民眾的信仰自由。
更為惡俗的調侃甚至把外觀筆直、高聳入雲的電視塔描繪為:「烏布利希最後的勃起」,嘲諷烏布利希當時已屆76歲高齡、健康每況愈下,,事實上,電視塔落成4年之後,即1973年,烏氏就因中風而去世。
美國總統雷根在1987年6月12日于西柏林發表的著名演說:「推倒這堵牆」中也曾提及柏林電視塔「教宗復仇」這一奇景。雷根在其講詞中這樣說到:幾年前,東德人重建他們的教堂之前,他們在亞歷山大廣場建立了一個世俗建築:電視塔。但實際上從那時開始,官方就一直在對他們認為是一個主要的缺陷進行修補:用油漆和各種各樣的化學物對頂端的玻璃球體整容。可是直到今天,當太陽照射到這個球體--這個球體雄踞整個柏林上空--反光形成了一個十字架形狀。在柏林,如同城市本身,愛的標誌,和崇拜的標誌,是不可壓制的。
兩年後的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翌年,東西德合併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重歸統一。
6.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
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的藍色尖塔是走向尼古拉廣場的最佳路標。該教堂興建於1220年到1230年,和不遠處的聖母教堂,一同列為柏林最古老的教堂。尼古拉教堂原來是一座天主教堂,宗教改革後改為路德會教堂。17世紀,著名的聖詩作者Paul Gerhardt擔任該堂主任牧師,作曲家Johann Crueger擔任音樂指揮。著名的路德宗神學家Philipp Jacob Spener從1691年到1705年擔任該堂主任牧師。從1913年到1923年尼古拉教堂的主任牧師是 Wilhelm Wessel博士,他的兒子Horst Wessel後來是一個著名的納粹:家族居住在附近的Jüdenstraße。今天,尼古拉教堂主要是重建的產物,因為原來的教堂在二戰中已經被盟軍炸彈夷為平地。3個銘牌記錄了教堂的歷史和毀滅。戰後,這片廢墟歸屬東柏林。198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批准按原有設計重建這座教堂。今天,這座教堂被改為音樂廳和博物館。

四、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Avenue)
1.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 Avenue)
地址:Unter den Linden , 10117 Berlin
在柏林老城的中心有一條城裡最美麗優雅的林蔭大道——菩提樹下大街,始建於1647 年。大街寬約60米,街兩邊4 行挺拔的椴樹(被誤譯為菩提樹),像翠綠的長廊,從勃蘭登堡門一直延續到宮殿大橋,沿街兩邊坐落著許多重要建築,如洪堡大學、國家歌劇院、德國歷史博物館、新崗亭和博物館島等。作為柏林市中心的交通要道, 菩提樹下大街將許多重要的景點都連接在了一起。
在16世紀時,這條今天著名的觀光大街的前身還只是一條騎馬的路,連接了柏林城市宮(Berliner Stadtschloss)和柏林動物園(Berliner Tiergarten)。1753年在選帝侯約翰·喬治(Johann Georg)的請求下,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 von Brandenburg)將這條路加固,並種植了胡桃和椴樹。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ße)在1740年在大街的東端,今天的貝貝爾廣場(Bebelplatz)建立了腓特烈廣場(Forum Fridericianum)(克諾貝爾斯鐸夫(Knobelsdorff)設計),以及歌劇院、老圖書館、聖黑德維希主教座堂(Sankt-Hedwigskathedrale)以及海因里希王子宮(Palais des Prinzen Heinrich)。現在的洪堡大學則是在海因裡希王子宮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
大街的西段是從1674年直到18世紀中葉逐漸漸造起來的。在19世紀取得對拿破崙的勝利之後,腓特烈·威廉三世令其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將大街東段建設成凱旋大街。在大街華麗的東段和較爲保守的西段之間的連接處,立有腓特烈大帝的騎馬雕像。雕塑家克里斯蒂安·達尼爾·勞赫(Christian Daniel Rauch)的這個作品是19世紀代表性雕塑家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當時許多其它作品的樣板。
建築師Karl Friedrich Schinkel對菩提樹下大街的最大貢獻就是將街兩旁風格不同的建築融合到了一起,並創造出一種統一的美感。之後修成的新崗亭、宮殿大橋和盧斯特花園(Lustgarten)則都呼應了這種統一的美學。在19世界末建成的柏林大教堂則體現了威廉皇帝時代的折中風格。
二戰後,菩提樹下大街變成了一堆亂石的廢墟。城市宮殿雖然倖免於二戰的炮火,卻仍在1950年被認為其象徵著普魯士的專制而被炸毀。從1958年起,大道兩旁的著名建築才逐漸得以重建,一直到柏林牆倒塌後,修復與重建的工作逐漸完成。如今,俄羅斯、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的大使館都坐落在大街的兩旁。
現在的菩提樹下大街,是所有遊客柏林旅遊的必到之地,因為無論是現在,還是霍亨索倫王室(Hohenzollern)統治期間的普魯士王國,菩提樹下大街都是無可爭議的整座城裡最美的林蔭大道。整條大街展示的不僅是這座曾經的普魯士之城市的深厚歷史,還有現代柏林的迅速發展。
2.軍械庫(Zeughaus)
軍械庫(Zeughaus)這座豪宅最初建於1706年,為當地部隊的軍火庫,它是由約翰·阿諾德(Johan Arnold Nering)所設計。它的建設花了超過30年及4位建築師,終於在1729年完成建設,是柏林最大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如今,它是德國歷史的博物館(German History Museun)。
此建築之特色除了粉紅色之牆壁外,就是樓頂上一位位之英雄榜雕飾,這些盔甲武士基本上都是沒面孔的,應該說是只有盔甲而已,有點像是波蘭格但斯克之軍械庫,不想讓別人知道,這是軍械庫,可是呢??門面上不是槍砲就是盔甲,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味道。
3.新崗哨(Neue Wache)
地址:Unter den Linden 4, 10117 Berlin
新崗哨(Neue Wache)位於菩提樹下大街,緊臨德國歷史博物館。新崗哨現又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位於德國柏林市菩提樹下大街北側。它是由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III)下令建築,做為王子之宮殿,由卡爾·弗裡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所建造,始建於1816年,這是一個仿羅馬的方形堡壘,為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1818年完工,最早曾作為普魯士王儲所屬部隊的崗哨,自1931年以來該建築已被用來作為戰爭和暴力的受害者紀念館。
該大樓由12根列柱及有一個多立克柱的門廊,在每根門柱上面各有一各不同姿態有翅膀的勝利女神則是由德國雕塑家約翰戈特弗里德(Johann Gottfried Schadow)所設計,他也是勃蘭登堡門上四馬二輪戰車(Quadriga)之設計者。
1918年德國廢除君主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該建築一直作為王室衛隊的崗哨使用,1931年起用於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普魯士戰士,政府決定進行改建並加有天窗。此時其名稱為「陣亡戰士紀念館」。二戰結束的幾個月前曾被轟炸損毀。
196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修復了新崗哨,並將其辟為「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受害者紀念館」,由國家人民軍弗裡德里希·恩格斯警衛團值守。1969年東德成立20周年之際點燃了「長明焰」。
德國統一後,1993年新崗哨被重修並更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東德的紀念物被移除,並在中心放置有凱綏·柯勒惠(Käthe Kollwit)雕塑的「母親與亡子」的放大版,是一個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的雕像。這一雕像被直接放置在天窗下方保持露天狀態,暴露在柏林的雨雪中,象徵二戰中平民遭受的苦難。
4.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地址:Unter den Linden 6, 10099 Berlin
新崗亭的西側是便是柏林最古老的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是德國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學,於1809年由普魯士教育改革者及語言學家威廉·馮·洪堡及弟弟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所創立,這所由國家資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學府是當時的普魯士教育大臣、德國著名學者、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創辦的,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學,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對於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柏林洪堡大學2012年6月入選為11所德國「精英大學」之一。洪堡大學法學院,包括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內的很多思想家和哲學家在此就讀過書,這是一棟恢弘大氣的建築,顯得頗有沉澱,威嚴大方。
洪堡大學大門前共有3座雕像,一座位於正中央的在大門之內之站立雕像,另2座則分別坐於左右2旁,但卻是在圍牆之外面。洪堡大學大門及站立赫爾曼·馮·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雕像。洪堡大學門口右邊的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雕像。堡大學門口左邊的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雕像。主建物上則是由6位女神裸體之雕像稱托。
在大學主樓的正面牆上有馬克思的一段名言:哲學家只給以世界不同的解釋,但重要的是去改變世界(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ändern.)。
在洪堡大學的對面是貝貝爾廣場(Babelplatz),當腓特烈二世在1740年成為普魯士的統治者,他希望創建一個區域,以證明了他的偉大的政治力量,這個廣場的計劃包括歌劇院、學院和王宮,該地區被稱為腓特烈廣場(Forum Fridericianum),直到1947年,該地區才被稱為貝貝爾廣場(Bebei Platz),以紀念19世紀的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費迪南德·貝貝爾(Bebel)。廣場上有一處以色列藝術家Micha Ullman設計的藝術品,這個藝術品稱為「空書架」。一個半透明的玻璃,將地下和地上隔為兩世,地下部分,仔細辨認,內有一個個空的書架,直通地面將地面向下挖出一個空間,放進什麼書都沒有的書架,紀念納粹於1933年5月的一次焚書行動。這次焚書行動燒毀了20000多冊關於猶太人、共產主義以及宣揚自由、民主的圖書。環顧世界上極權者對待異己的暴行,不外乎「焚書坑儒」,站在空書架面前,感歎歷史的相似與哲人的智慧。在玻璃磚的旁邊有一段海涅1820年寫的詩:這只是個前奏 / 他們在何處焚書 / 他們也將最終燒毀人類(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 Heinrich Heine 1820)。
位於貝貝爾廣場西側,是前皇家圖書館或稱老圖書館(Altes Palais),現為洪堡大學的一部分。 腓特烈大帝於1774年下令建造一王室書庫,以收藏他的藏書。老圖書館綽號為Kommode(五斗櫥),因為它的巴洛克風格的弧形外觀。在這個廣場這是毫無疑問的最有趣的建築。現在是洪堡大學之圖書館。
5.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the 2nd, King of Prussia)雕像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the 2nd, King of Prussia)雕像位在安全島上,這重達36噸的青銅雕像被安置在安全島上,在1851年腓特烈大帝加冕成國王的第111週年紀念。它是由雕塑家丹尼爾·勞赫(Daniel Rauch)花了20年才得以完成。腓特烈大帝的頭微微躬身向左側。他的左手握住韁繩,右手放在他的腿上並握著一個國王之仗。著著正式制服,包含:加冕長袍、三角形帽子,和頂級的靴子,騎在馬上。這尊雕像本身是6.65米高,但連同其基座則有13.50米。
在底座上,則分成三個層次:最底下一層分為4個面,共刻有60位當時普魯士王國領軍之人物姓名。第二層則是真人大小的雕像,包含4個騎兵指揮官,駐紮在每一個角落。 他們是普魯士的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of Prussia,1726年至1802年)、不倫瑞克省的公爵費迪南德(Duke Ferdinand of Brunswick,1721年至1792年)和弗里德里希·威廉·馮·塞德利茲將軍(Generals Friedrich Wilhelm von Seydlitz,1721年至1773年)和漢斯·約阿希姆·馮·Ziethen(Hans Joachim von Ziethen,1699年至1786年)。同一層中另有21個腓特烈大帝時代在政治、藝術和科學領域,傑出的將領人物雕像。總共有74個腓特烈大帝時代之人物雕像。這些人物雕像則是由40位藝術家分別完成。最上層之四個角落,有4個女神雕像,分別代表著腓特烈大帝最重要的素質:智慧、正義、權力和軍事能力之四個雕像。
第2次世界大戰後,它被轉移到波茨坦(1950-1980),並放置在無憂宮中,但在1980年,它返回到菩提樹下大街的安全島上。
6.菩提樹下大街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地址:Unter den Linden 7, 10117 Berlin,
菩提樹下大街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位於菩提樹下大街上最美麗的建築群中,是享譽國際的具有豐富傳統的舞臺之一。歌劇院建於1741年至1743年間,由馮·克諾伯斯多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設計。這座普魯士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受到古典英國建築風格的影響,沿襲帕拉迪奧大師的風格,可以看到科林斯廟宇的元素。其內部裝飾則像夏洛藤堡宮和無憂宮中一樣,保持了洛可哥風格。
1843年歌劇院幾乎被燒毀殆盡。在卡爾·斐迪南·朗漢斯(Carl FerdinanLanghans)的主持下,歌劇院被重建。在接下來幾年,經過幾番重新設計,打破了建築原有的嚴格比例。後來,歌劇院在戰爭中被夷為平地。1952年至1955年,根據克諾伯斯多夫的原圖,歌劇院被重建,1983年至1986年又被全面整修。
從2010-2011年的演出季一直到2015年,將會花費2億歐元對歌劇院進行再次整修,為其配備最新的舞臺技術,也對觀眾席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當今的需要。整修期間,柏林樂團和巴倫博伊姆任總指揮的國家管弦樂隊將在弗利姆(Jürgen Flimm)擔任台長的柏林夏洛騰堡區席勒劇院(Schiller Theater)演出。
6.聖黑德維希大教堂(St. Hedwig's Cathedral)
這座教堂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興建於18世紀,1747--1773年,仿照羅馬的萬神殿(Pantheon),瓦爾米亞主教 Ignacy Krasicki(後來任格涅茲諾總主教)主持了該堂的開堂典禮。是在德國的新教改革後建造的第一座天主教堂。
該教堂得名於西里西亞和布蘭登堡的主保聖人,聖Hedwig of Andechs,以紀念信仰天主教的西里西亞移民來到布蘭登堡和柏林。
該教堂在1943年的柏林空襲中被完全燒毀,重建於1952年到1963年。

五、憲兵廣場(Gendarmenmarkt)
1.憲兵廣場(Gendarmenmarkt)
地址:Gendarmenmarkt, 10117 Berlin
交通:地鐵U6線Franz02sische Str.或Stadtmitte站;U2 Hausvogteiplatz或Stadtmitte站。
憲兵廣場(Gendarmenmarkt)也稱為御林廣場,是德國乃至是歐洲最美麗的廣場,是柏林旅遊的必到之地。廣場由德意志大教堂(Deutscher Dom)、法國大教堂(Französischer Dom)和一個音樂廳(Schinkel’s Konzerthaus)組成的建築群所環繞,和諧而美麗,令人流連忘返。廣場的中心是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雕像,於1871年為Reinhold Begas的作品,在基座之四個角落,各有一位女神,象徵著掌管:詩(望著遠方)、戲劇(拿著樂器)、歷史(拿著歷史書)和哲學(沉思)。
1688年,布蘭登堡選帝侯約翰·安諾德·內靈(Johann Arnold Nering)規劃了這個廣場,當時稱為菩提樹廣場(Linden-Markt),在18世紀稱為稱為腓德烈城市場(Friedrichstädter Markt),是柏林-腓德烈城(Berlin-Friedrichstadt)的一部分。
1786年之後又改名為新市場(Neuer Markt)。最後在1799年改為今天使用的名稱,以紀念「士兵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於1736年廣場由Gens d'Armes軍團使用,1773年在四周建起了軍用大樓,從而得名御林廣場。
御林廣場也是柏林許多政治事件的發生地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廣場毀壞嚴重。為紀念位於廣場旁邊的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成立250週年的慶典,廣場曾于 1950年被改名為學院廣場,1991年,又恢復了御林廣場的原名。
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後來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在17世紀末開闢了這個廣場。在這片古老的城區,定居著一批來自法國的胡格諾派教徒(Huguenots)移民,他們根據 1685年波茨坦法令(Edikt von Potsdam),受到布蘭登堡選帝侯腓德烈·威廉的保護,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公民權。
國王腓特烈一世為路德會教徒和法國歸正會教徒分別修建了一座教堂。兩座教堂都興建於1701年以後,後來在又分別增建了相同的塔樓。它們在1780-1785年之間由卡爾·馮·貢塔德(Carl von Gontard)設計建造,模仿了羅馬的人民廣場。
1773年,腓特烈大帝在位期間,按照格奧格·克里斯蒂安·翁格爾(Georg Christian Unger)的規劃,進行了整體統一的設計和擴建。在兩座教堂之間起初修建了一座小型的法國喜劇劇院,在1800年到1802年之間拆除重建為有2000個座位的國家劇院。1817年該劇院被大火燒毀,由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重新改建為皇家劇院,1821年完成,即今天的柏林音樂廳,構成廣場整體的焦點。
2004年由影星成龍主演的電影《八十天環球旅行》就曾在這裡取景拍攝,以法蘭西大教堂和音樂廳為背景在電影中再現了十九世紀英國倫敦的市景。每年夏天,這裡還會舉行露天古典音樂會,冬天則有柏林最華麗的耶誕節集市。在廣場邊上的法國大街(Französische Straße)有Ritter Sport巧克力世界。
2.法國大教堂(Französischer Dom)
法國大教堂(Französischer Dom)興建於1701-1705年間,堂目前闢為尤格諾博物館,展示著與法國移民新教徒尤格諾的相關文物。法國Charenton-Saint-Maurice的胡格諾派(Huguenots)教堂被摧毀後,教徒們避難來到柏林,於柏林尋求庇護,當時約佔柏林的人口的25%。1701年到1705年間興建了這座教堂。1785年,卡爾·馮·貢塔德為這座教堂設計增建了塔樓和柱廊。法國大教堂有一個254階高達40公尺之觀景平台、餐廳以及胡格諾派博物館。
3.德國大教堂(Deutscher Dom)
地址:Gendarmenmarkt 1-2, Berlin
德國大教堂(Deutscher Dom)是德國柏林的一座教堂,位於禦林憲兵廣場,法國大教堂的對面。它的平面為五邊形結構的設計,1701年由馬丁·格林貝格(Martin Grünberg)設計,1708年由喬萬尼·西莫內蒂(Giovanni Simonetti)建造。1785年,卡爾·馮·貢塔德負責改建這座教堂,增建了一座穹形塔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45年,德國大教堂被大火徹底燒毀。兩德統一後,教堂得到重建,重建工程完成於1993年,1996年作為德國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
德國大教堂外觀普通,但內裡值得一觀。德國大教堂現在是做為德國歷史的展示廳對外開放。展覽由德國國會支持,所以會有一系列的相關照片、影片和實物。
4.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
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建築,1821年由申克爾所建造,是當時的戲劇院。二次世界大戰,受損嚴重,直至1984年才重建完成,成為今日的音樂廳,而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亦設立於此。
左右各有一頭獅子,面向音樂廳,有手邊是公獅,左手邊是母豹。在主建築物上面是戰神阿波羅,戰神駕著一個由兩個有翅膀之獅鷲牽引著戰車。正面之三角山牆上在中央部分是具有翅膀的愛神,左手拿一弓箭,準備射人之姿勢。周圍環繞著各種寓言故事,以及周圍環繞著神聖的蛇(左邊)和天鵝(右邊)之雕飾。至於其他的三角楣飾描繪的是古老的神話。門廊和兩個側山牆裝飾的九個繆斯女神的雕像。這九位繆斯體現了古代希臘時代對詩歌藝術的完整的理解,但哪個繆斯是掌管哪個藝術部門則是後來才定義的。顯然整座柏林音樂廳上之雕像及雕刻,都是與希臘神話有相關連性的。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