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在佛羅倫斯的第二天,依舊是6點起床、7點吃早餐、7點半出門、8點15分直衝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Galleria dell'Accademia)。美術學院隱身在舊城區的巷弄中,建築物本身並沒有特別華麗的裝飾,但這裡排隊的人潮絕對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我們一早抵達的時候,大門外已經排了長長的人龍,還好我們有佛羅倫斯卡,否則真不知等到何時才能排到我們;話說等我們10點半左右離開美術學院的時候,排隊的人潮已經不知道彎了多少個彎,似乎已經環繞了諾大的美術學院一圈。

IMG_20160326_01.jpg

美術學院的展覽品可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畫在木板上、以宗教為主題的教堂裝飾畫作,但這裡的展覽品,保存狀況並沒有烏菲茲美術館那麼好,許先生說:好的作品應該都送到烏菲茲美術館去展覽了吧!在眾多的畫作當中,有一幅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因為畫中的每個人頭頂都有燭火,看了介紹以後才發現,這是使徒行傳(Apostles)2:1-4的故事:五旬節到了,耶穌的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從中世紀以後,較少畫家以使徒行傳作為主題,所以我們才較少看到頭頂有火焰的聖母瑪麗亞與門徒。

IMG_20160326_02.jpg

第二部分的展覽品為雕像,其中又以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最為著名。米開朗基羅在三十歲之後,雕刻作品跟之前的風格有很大的轉變,一些大刀闊斧劈出來的人型,扭動在石塊中,卻有磅礡的氣度。話說米開朗基羅在這段時間浸染在尤利烏斯二世(Julius II)的古羅馬收藏作品中,1506年「勞孔」在羅馬的一處遺址中被挖掘出來,米開朗基羅親臨現場觀賞,這個企圖拯救特洛伊城而洩密、被諸神懲罰讓大蛇咬死的拉奧孔父子悲劇,不知名的雕刻家將之雕刻的十分傳神,從面目表情、到肌肉肢體的掙扎,全呈現出劇烈之痛苦與恐懼,米開朗基羅深受震撼。之後,作品風格明顯轉變,放棄許多修飾的細節,讓石塊本身的力量說話,數世紀以來,許多書籍將這作品標示為「未完成」。

其中最早出現的作品應該是「聖馬太」(Sant Matteo),聖馬太原是一名稅吏,後來追隨耶穌,成為殉道的門徒。這件作品除了左手隱約拿著一本福音書之外,馬太沒有任何其他的特徵,看不到與聖馬太有關的故事聯想。人的軀體,在石塊中扭動,彷彿與不可見的壓迫對抗,努力從束縛中解放。

IMG_20160326_03.jpg

這作帕列斯提納聖殤(The Pieta from Palestrina),由於缺少相關歷史文件佐證, 目前學術界對於是否為米開朗基羅的親手作品仍然持保留的態度,有人認為是米開朗基羅於1503年完成的12使徒雕刻之一,也有人認為這應該是米開朗基羅所屬的藝術家們中的一員,從雕像的整體形象可以看出雕刻家深受米開朗基羅影響,然而,刻畫耶穌形體的表現語言也透漏了這件作品並非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

IMG_20160326_04.jpg

1505年,受新任教宗尤利烏斯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委託米開朗基羅為他設計建造陵墓,陵墓的項目讓米開朗基羅魂夢四十年。米開朗基羅最初以為要建一座巨大的陵墓,但在尤利烏斯二世1513年離世後,項目的範圍不斷縮小,1516年再次縮減,然而,即使是這個小多了的項目也從未完成。在米開朗基羅的構想中,奴隸象徵失去了教皇的保護的轄區或藝術科學,猶如奴隸般難以自由發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現存於巴黎羅浮宮的 「垂死的奴隸(Dying Slave)」以及「被捆綁的奴隸(Rebellious Slave)」,這兩件作品原本陵墓底層 ,而其餘的奴隸雕像,則因米開朗基羅赴羅馬創作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而未完成。

這四座雕像由左至右分別是《覺醒的奴隸》(Prigione detto Schiavo che si desta)、《年輕的奴隸》(Prigione detto Schiavo Giovane)、《奴隸阿塔拉斯》(Prigione detto Atlante)、《鬍子的奴隸》(Prigione detto Schiavo Barbuto),奴隸扭曲而痛苦的表情,據說是他當時的心情寫照。

IMG_20160326_05.jpg

國立美術學院的鎮館之寶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大衛像》是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取材於《舊約》中的神話故事。古代以色列的大衛王,少年時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線給與敵人作戰的哥哥們送飯,遇到兇悍的敵方巨人哥利亞正在逞兇,在危急的時刻,大衛用甩石機殺死了哥利亞,挽球了民族。早在米開蘭基羅動手之前,這尊《大衛像》原來是一塊雕琢失敗、長年棄置在教堂空地上、「嚴重擋路」的大理石。1501年,佛羅倫斯教堂工程督造處(Operai)決定找一位能夠將這塊石頭變成藝術品的大師來處理它。他們將大理石一端抬起墊高,使有經驗的大師能夠檢視並提出構想,二十六歲的米開蘭基羅聞訊後積極爭取,最後以完整、周密的構思說服了Operai,並在1501年8月16日正式簽約,接下這挑戰性的任務。9月13日清晨,大衛像開始動工。米開蘭基羅首先做了一件手執投彈器的大衛像蠟模,之後又在大理石四周用檯架和厚板立起屏障(米開蘭基羅在作品完成之前向來不允許他人偷看),開始日以繼夜埋首工作,工程進度比預期緩慢,一方面因為作品本身的難度(米開朗基羅是用他人雕鑿過的殘缺的石材改造,比用全新石塊要難的多);另一方面因為米開朗基羅幾乎不用助手,獨立完成;此外,開朗基羅可能同時還有其它的委托要應付;兩年多以後,聖經中的英雄大衛巨像正式誕生。

米開朗基羅充分運用希臘人體美學的Contraposto 姿態,重心放在右腳,右傾的脊椎,使全身重量集中在右腰和右腿,而與之抗衡的左半身自然呈現出反向的舒展,人體軸線也因而顯現出優美的S形。然而大衛身體看似優雅放鬆,眼神卻銳利逼人,體現出內心備戰的緊張狀態,左手握著搭在肩頭的「甩石帶」,仿佛正全神貫注、醞釀著下一刻即將爆發的攻擊力。米開朗基羅特地在雕像的眼球中鑿出瞳孔,強調銳利眼神的同時也表現出大衛的堅定意志。碩大而內鉤的右手(緊握彈子),使右臂優雅的線條到此突然緊縮,凝聚一股力量,如此「緊張-舒緩」的交替平衡;讓雕像既有永恆的安定感又具備了生動的內在張力 。

《大衛像》的成功,使米開朗基羅成為當時最偉大的雕塑家,雕像流暢的身形、充滿力量感的肌肉線條,在在顯示米大師的功力。但其實我個人最訝異的是~大衛好高啊!大衛高516.7CM,也只有在那個年代,才能找到這麼一大塊大理石進行雕刻。

IMG_20160326_06.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馬蜂窩)

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Galleria dell'Accademia)
地址:Via Ricasoli, 58/60, 50122 Firenze
網址:http://www.accademia.firenze.it/en/
門票:9歐元
開放時間:8:15-18:50(週二至周日,提前30分鐘停止售票),每週一、12月25日耶誕節、1月1日元旦、5月1日勞動節閉館
老規矩,一定要在網上預定門票!因為即使你拿到門票,也還是需要排很長的隊才可進入,美術館會對遊客限流。
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Galleria dell'Accademia)是世界美術最高學府,歷史可追溯到中世紀時期的美第奇學院,始創於133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美術學院,開創了世界美術教育先河。
學院建立之初的名譽院長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美術巨匠、也曾是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學生的米開朗基羅和佛羅倫斯共和國國父科西莫·美第奇。學院的美術館中的鎮館之寶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政府為了保護它在1873年把 它移至這裡。裡面的收藏品大部分都是雕像,除了大衛像,這裡還藏有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奴隸像分別是《年輕的奴隸》、《奴隸阿塔拉斯》、《覺醒的奴隸》、《鬍子的奴隸》,這些雕像都是老米在其藝術創作進入高峰期的中年時期所雕刻的,所以是大師故意讓雕像處於一個未完成的狀態還是當時他真的沒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他們,這就不得而知了。這些雕像的面部表情扭曲而痛苦,他們都好像要奮力從大理石中掙脫出來,蘊藏著一種掙脫束縛,嚮往自由的思想內涵。
米開朗基羅26歲受委託雕塑《大衛像》,30歲時完成,雕像由一整塊純白大理石雕成,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米開朗基羅精研肌膚、血管紋路及關節,被推崇為古典藝術品的典範。1504年9月8日,大衛像首次在佛羅倫斯展出。據傳大衛像原石來自阿爾卑斯山卡拉拉山開採而成,曾交予另一位雕刻家,但雕刻家發現石材硬度密度光滑,恐自己造詣不足,糟蹋瑰寶,後來才交予米開朗基羅。
早期大衛像的裸露曾引起爭議,被強行穿上28片銅制無花果樹葉來遮羞。1527年佛羅倫斯暴動中被敲斷左前臂,也曾經遭受雷擊,1991年還有瘋狂藝術家拿錘子敲傷他的腳趾,都經細心修護復原。1873年原尊被遷移到學院美術館至今。在佛羅倫斯,一共有三座大衛像,一座是米開朗基羅的真作,另外兩座是仿製品。真作就在學院美術館裡面,另外兩座仿製品,一座位于佛羅倫斯領主廣場,一座位于阿諾河南岸的米開朗基羅廣場上。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