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跟上一篇斯蒂芬廣場的照片光線相比,時間好像有點都不上,這是因為我們在市中心有點迷路...亂逛的結果就是以景點來寫的話時間會兜不上,所以我就直接跳過迷路的部分啦!

沿著環城大道(格拉本大道),我們走到了安霍夫廣場,廣場角落的這棟建築外牆上的這個牌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回到比爾森後我上網Google了一下,原來這大頭像是紅十字會創辦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後人尊稱他為「紅十字會之父」;1859年,他於出差途中目睹了索爾費里諾戰役的後果。後來,他在自己的著作《索爾費里諾回憶錄》中記錄了這段經歷,書中的設想最終促成了1863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創立。這上面寫著~

IN DER SCHLACHT BEI SOLFERINO BESANN SICH DAS WELTGEWISSEN ZUR PFLICHT DES ERBARMENS(在索爾費里諾戰役中世界慈悲良心的責任)
DER UNSTERBLICHE SAMARITER SCHUF DAS ROTE KREUZ(不朽的撒瑪利亞人創建的紅十字會)
1828-1910 HENRI DUNANT(1828-1910 亨利·杜南)
HIER STAND DAS ALTE KRIEGSMINISTERIUM(此處是戰時辦公室)

IMG_20151225_33.jpg 

安霍夫廣場上的聖母紀念碑(Mariensäule),是神聖羅馬帝國斐迪南三世(Ferdinand III)為了對三十年戰爭中最主要的參戰國瑞典展現和平所建,雙手合十的聖母瑪麗亞站在一頭被箭射中的龍上,而下面的基座上也有四個如邱比特般的天使分別對抗不同的野獸(以蛇比喻異端、龍比喻飢餓或飢荒、獅子比喻戰爭、巴西利斯克(Basilisk,一種雞身蛇尾的怪物)比喻瘟疫),象徵著克服逆境。紀念碑周圍被圍了起來,許先生說這大概是聖誕市集剛結束後廣場還沒有整理好(安霍夫耶穌降臨節市場只到12月23日)。

IMG_20151225_34.jpg 

我個人覺得這棟建築是安霍夫廣場上最重要的建築了。這是安霍夫教堂(Kirche am Hof)~不過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這是教堂,1806年時因拿破崙占領維也納,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1日在此露臺宣布神聖羅馬帝國結束,也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500年來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歷史。可惜教堂內不能入內參觀,要不然我還真想站在二樓的露臺上想像當年的畫面。

IMG_20151225_35.jpg 

離開安霍夫廣場後我們前往霍恩市場(Hoher Markt),其實這裡也是個廣場、在古羅馬時期是個軍營,不過大多數都翻譯為市場。廣場上最著名的就是安可鐘(Ankeuhr),講到安可鐘我可就有一肚子的牢騷要宣洩了;據說安可鐘每逢整點就會有一位維也納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出來跟大家見面、每天中午12點的時候所有的人誤會一起出現,所以許先生跟我3點50分就開始狂奔、3點55分就站在安可鐘前面等待,等了五分鐘後出生於1170年的騎士抒情詩人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卻沒有出現,我們仔細的研究了鐘面,才發現安可鐘慢了4分鐘,所以我們只好繼續等待,想不到過了4分鐘後、依舊啥都沒有出現,等待在安可鐘前的眾人只好依哄爾散,許先生問我說:你確定會有人出來嗎?我回答說:網路上是這樣寫的阿!又不是只有我們兩個站在這邊等,大家都被框了!

IMG_20151225_36.jpg 

霍恩市場上還有一座高聳的聖若瑟噴泉(Vermählungsbrunnen),這座噴泉在18世紀初期並不是以聖若瑟為主題的,但是歷經多年的修建,1715年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的婚姻為主題的雕像則在此落成。

IMG_20151225_37.jpg 

此時天色已昏暗,我們返回城市公園(Wiener Stadtpark)準備欣賞平安夜的音樂表演。其實城市公園是我們離開美泉宮以後的第一個景點,我們在此向路邊賣票的小攤子買了平安夜的演奏會,所以城市公園我們一共來了兩次。城市公園是維也納紀念碑和雕塑最多的公園,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維也納、死於維也納,他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IMG_20151225_38.jpg 

接著是公園內最著名的小金人~「華爾滋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的鍍金塑像,這位作曲家也是道地的奧地利人,出生於維也納、死於維也納,這尊小金人雕像可說是維也納的地標,造訪維也納的遊客一定要來這裡摸摸小金人的左腳,摸到左腳的金子都掉了。

IMG_20151225_39.jpg 

晚上的小金人更閃,真的不愧是維也納的地標,晚上還打燈咧!

IMG_20151225_40.jpg 

今天晚上我們在城市公園旁的Kursalon Wien度過平安夜。宣傳手冊上寫:老維也納沙龍樂團,一個著名的沿襲了維也納傳統風格的古典樂團,他們的演奏點燃了華爾滋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作品最優美的火焰,同樣也展示了維也納古典樂的代表者沃爾夫岡、阿馬蒂斯、莫札特音樂的精髓,出色的歌唱家和舞技超眾的專業芭蕾舞演員在這個夜晚向您展示了維也納多姿多采的華爾滋舞曲的旋律、波爾卡、獨唱和對唱的魅力,此外也體現了歌舞劇和獨奏音樂的專業藝術水平。

IMG_20151225_41.jpg 

音樂會的主題是施特勞斯與莫札特之夜,但在這個特別的晚上,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音樂一響起大家都笑了;在舞臺上演奏是個14人的小型交響樂隊,演奏的中有時會搭配芭蕾舞蹈、民族舞蹈以及聲樂演唱,讓聽了古典樂會睡著的人不會太無聊。表演廳的樓下就是餐廳,許先生說這沙龍應該是做團客的,在餐廳吃完飯就直接帶到樓上看表演,我們還看到了遊覽車帶來了整團的中國遊客;至於我的感想...聽完了音樂會我想起了日本漫畫交響情人夢第一部中,千秋跟桃秋音樂大學的同學組成的S樂團,演奏者的功力不見得很優(到後來小喇叭的樂手簡直要斷氣了),但過程中充滿了笑點與歡樂。

IMG_20151225_42.jpg 

度過愉快的一個半小時後,音樂會結束了、所有的表演者出出場謝幕,我們也要返回飯店啦,咱們明天見。

IMG_20151225_43.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馬蜂窩)

一、霍恩市場(Hoher Markt)
1.霍恩市場(Hoher Markt)
地址:Hoher Markt, 1010 Wien
霍恩市場(Hoher Markt)在古羅馬時期是軍營,位於是場中央的聖若瑟噴泉(Vermählungsbrunnen)和噴泉上方的約瑟夫柱(Josephsäule)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於1702年時,為祈求他的三子約瑟夫一世(Joseph von der Belagerung der pfälzischen Festung Landau)能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勝利歸來所建,所以整體來說,它是個許願噴泉。噴泉由建築師約翰·伯恩哈德·菲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所設計,雖然利奧波德一世於1705年5月5日過世,未能親眼見它落成,但由他的兒子接手後,於1706年3月19日建成,在當時它的外觀並不是現今所見的雕像,而現今以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的婚姻為主題的雕像則出現在1715年,在底座兩側有兩幅雕塑畫,其中最顯目的兩個女性雕像分別代表了謙卑與純潔,柯林斯柱頭和上方聖三位一體的雲蓋更為其外型增添特色。
2.安可鐘(Ankeuhr)
地址:Hoher Markt 10-11, 1010 Wien
安可鐘(Ankeruhr)是著名大型音樂鐘,位於維也納舊城Lugeck市場的原安可保險公司(今Helvetia保險公司)兩座建築之間的天橋上。安可鐘是新藝術運動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吸引人的旅遊景點。
安可鐘是由新藝術運動畫家Franz Matsch設計,創作於1911-1914年,1914年8月22日安裝,由青銅和銅做成。安可鐘所在的天橋跨度10米,高7.5米,鍾本身直徑4米。
每到整點,會出現一個維也納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及與之相匹配的音樂。這些人物來自不同的歷史時期,包括古羅馬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查理大帝、魯道夫一世、歐根親王 (薩伏伊)、弗朗茨一世、約瑟夫·海頓等,背景音樂也從十字軍東征的號角聲,一直變化到海頓的交響曲,中午12點,所有人物會一起出現。
二、安霍夫廣場(Am Hof)
1.安霍夫廣場(Am Hof)
安霍夫廣場是舊城市區內面積最大的廣場,廣場上豎立著聖母紀念碑(Mariensäule),是神聖羅馬帝國斐迪南三世(Ferdinand III)為了對三十年戰爭中最主要的參戰國瑞典展現和平所建,於1645年奠基,但直到1667年才完成,原本是一座青銅雕像,到1730年時才有鍍金的部分出現,雙手合十的聖母瑪麗亞站在一頭被箭射中的龍上,而下面的基座上也有四個如邱比特般的天使分別對抗不同的野獸(以蛇比喻異端、龍比喻飢餓或飢荒、獅子比喻戰爭、巴西利斯克(Basilisk,一種雞身蛇尾的怪物)比喻瘟疫),象徵著ˊ是克服逆境。
2.安霍夫教堂(Kirche Am Hof)
地址:Schulhof 1, 1010 Wien
網址:www.hkm-wien.at
安霍夫教堂(Kirche am Hof),又名九天使合唱教堂(Kirche zu den neun Chören der Engel)興建於1386年到1403年,位於維也納第一區(內城)的安霍夫廣場東側。
在1386至1403年,建立了加爾默羅會將以前的羅曼式 Hofkapelle改建為哥德式教堂,有三個中殿。1554年,耶穌會獲得這座教堂。1662年,由皇帝斐迪南三世的遺孀埃萊奧諾爾·貢扎加委託,Carlo Antonio Carlone規劃,立面改建為巴洛克式。1773年,耶穌會被取締,這座教堂改為駐軍教堂。現在的建築立面頂端,聳立著一尊尊造型可愛的小天使,掩飾著這座教堂大部分出現於14世紀的結構,教堂內有著哥德式的拱頂,以及許多後期添加的裝飾。
1804年12月7日,在此宣布採用題為「奧地利皇帝」稱號 ,讓這座教堂聲名大噪的是,1806年時因拿破崙占領維也納,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茲二世於1806年8月1日在此露臺宣布神聖羅馬帝國結束,哈布斯堡王朝已享有神聖羅馬帝國皇位500多年。
三、城市公園(Wiener Stadtpark)
地址:Wiener Stadtpark, Wien, Österreich
交通:U4線至Stadtpark站
維也納城市公園(Wiener Stadtpark)位於老城區東部環形大道內側,面積有約65000平方米,是維也納最受遊客歡迎的公園。園區橫跨維也納河兩岸,中間由橋樑連接在一起。每年從四月份復活節到十月底,每天都有免費的約翰·施特勞斯音樂會,並且專業舞蹈演員示範標準的華爾滋舞。
在奧匈帝國的末期,維也納老城的城牆被拆除了。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親自下令要在新建的環城大街旁邊建造第一座向普通百姓開放的公園。1861年,城市公園的設計任務交給了宮廷的風景畫師約瑟夫.賽勒尼和維也納市第一任城市公園管理局長魯道夫.西貝克。1862年8月21日,城市公園正式向百姓開放。一年之後,城市公園通過新建的橋樑跨越到維也納河另一側的兒童公園。1867年,庫爾沙龍建成。如今,這裡是每天舉辦華爾滋音樂會的場所。1906年,人們又在維也納河畔新建了一座園亭。在同一年裡,人們還在城市公園的角落上為維也納市園林管理建造了一座小巧玲瓏的青年風格建築。這就是維也納城市園林管理局所在地。

公園內有眾多名人塑像,最著名的是「華爾滋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的鍍金塑像,俗稱「小金人」。如此之外,公園內還有許多其他音樂家的塑像,如古典音樂大師舒伯特、交響樂和宗教音樂作曲家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輕歌劇作家雷哈爾(Franz Lehar)、施多爾茨畫家雅各.申德勒等等。城市公園是維也納紀念碑和雕塑最多的公園。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