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爾諾(Brno)人口近40萬,是捷克第二大城市,位於南摩拉維亞州(Jihomoravský kraj),摩拉維亞的名稱源自於摩拉瓦河(Morava),為奧匈帝國時期的一個省份,其地理位置在現在捷克的東半部。布爾諾從5世紀開始已經有人居住,6世紀斯拉夫人(Slavs)擁入後、定居的居民不斷增加,9世紀時為大摩拉維亞公國(Great Moravia)的一部份,999年至1019年之間受波蘭統治、成為波希米亞的一部分,並在1182年升格為邊疆區後,與波希米亞的歷史就連結起來了;在1349年至1411年間受盧森堡王朝統治,之後則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摩拉維亞省原本的首府位於中部的奧洛穆克(Olomuc),但1641年由於瑞典軍隊的攻佔,就遷移到布爾諾,結束了這場長達數個世紀的首都之爭。
布爾諾在18世紀開始工業化,被譽為「摩拉維亞的曼徹斯特」,也是捷克臺商設廠最多的地方;說實話,這個工業城的舊城區實在是普普,許先生連拍照的意願都不高,這裡最有特色的景點是歐洲第二大萬人塚的聖雅各伯教堂與號稱乾屍地窖的嘉布遣會地下室~整個充滿了黑色的死亡氣息;布爾諾還有世界文化遺產圖根哈特別墅,但我對於一間20世紀鋼骨構造的房屋實在是興趣缺缺。

布爾諾的舊城區並不大,慢慢走4小時也綽綽有餘,我們在飯店拿了官方的地圖與景點路線後,從火車站對面的Masarykova街開始我們的散步之旅,我個人覺得Masarykova街是布爾諾最熱鬧的一條街,兩旁名牌商店林立,但隔壁的Josefská街上卻有幾家一件49克朗的二手服飾店、落差粉大。沿著Masarykova街往北走、左手邊就有一家遊客中心,這棟建築物原為利佩勳爵房屋(Dům pánů z Lipé),建於1589-1596年,外面的裝飾是在19世紀時加上去的,採用了新古典主義風格。
IMG_20160918_25.jpg

遊客中心的對面是奴隸之屋(Dum U Ctyr Mamlasu),大門外有四尊諾大的奴隸雕像,曾有網友開玩笑的說四位奴隸中有一個人偷懶,各位猜出來是哪一位了嗎?答案是最左邊那一位,因為只有他的手沒有放在頭上(好冷......)。

IMG_20160918_01.jpg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舊城區最大的廣場~自由廣場(Náměstí Svobody),廣場建於13世紀,最初是下城市集。廣場上有一個顯眼的雕像,又要請各位猜猜看這是甚麼了?布爾諾人覺得這個像是男性的生殖器,因此稱它為Cock Clock或者Phallus、Rocket,其實這是由Oldřich Rujbr及Petr Kameník創作、以非洲花崗岩為材質、造價一千兩百萬克朗的布爾諾天文鐘(Brněnský Orloj),外觀採子彈造型,這是為了紀念1645年瑞典攻打這座城市時,教堂中午的鐘聲提前於11點響起,從而讓瑞典軍隊撤退的一個傳奇故事(這個故事跟布爾諾的主教座堂有關),每天早上11點時,會有一個大理石的風鈴從底部的四個開口出現,但只有幾秒鐘、底部的開口就會關起來;時鐘的頂部會不斷旋轉,如果站在對的角度、就可以看到時間,但我們站在旁邊觀察了5分鐘,只猜到最上面一層轉一圈可能代表一分鐘,以此類推以下各層分別代表小時、天、月、年,至於如何得知時間,完全看無。

IMG_20160918_26.jpg

自由廣場的北面有座建於1680年、1689年落成的瘟疫紀念柱(Morový sloup),柱頭是白色鑲金的聖母像。

IMG_20160918_02.jpg

繼續往北走,就到了聖雅各伯教堂(Kostel svatého Jakuba),這座晚期哥德式的教堂以白色為主,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的開始13世紀初,14世紀後半期到16世紀後半期被改建成為現在的樣子,改建時加了一個92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十分醒目;1995年時教堂被列為國家文化古蹟。

IMG_20160918_03.jpg

在教堂南側的牆上有一尊看著主教座堂的裸身男子雕像,這雕像其實超小的、頗難找。這個特別的小雕像並不在教堂原來的建造計畫內,至於為什麼這個雕像會出現在這裡,這是由於此時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與聖雅各伯教堂同時在進行維修,負責主教座堂維修工作的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建築師Zidrholt,但是工程進行的非常緩慢,導致聖雅各教堂興建時資金非常有限;於是負責聖雅各伯教堂的建築師兼石頭雕刻家心生不滿,經常嚴厲批評主教座堂:「如果讓我看到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修建完工,我會死掉。我要比有名的建築師Zidrholte更快完成工作。」主教座堂附近的居民對他的言辭感到非常惱火,也開始表達憤怒與抗議:「把這傢伙趕出布爾諾市」。但是這位石匠在離開前有個要求,他希望至少能夠讓他完成華麗的哥德式窗戶及尖塔的雕刻,但他其實是想要報復,所以他在窗櫺上方雕刻了一個光著屁股的小男人雕像,而且屁股面對著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的方向。到今天人們早已不在意石匠曾帶給他門的困擾,相對的這個光屁股的小雕像被保留至今,用以提醒世人這位石匠曾遭受的不公平處罰。

IMG_20160918_04.JPG

雕像旁就是聖雅各伯教堂墓穴(KOSTNICE U SVATÉHO JACUBA),這是歐洲第二大的萬人塚,據估計有4萬到5萬具屍骨,不過我們打算去嘉布遣會地下室 ,死亡氣息不用沾染太多,這個就不進去了。

IMG_20160918_05.jpg

教堂內部可以免費參觀,石造佈道壇建於1525年,裡面就...普普。

IMG_20160918_06.jpg

離開聖雅各伯教堂後,就開始長途跋涉的路程,努力朝東北邊走15分鐘左右,我們到了於2001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圖根哈特別墅(Villa Tugendhat),別墅就是照片左邊白色的這一棟,登錄原因是(ii)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我對參觀別墅興趣缺缺,許先生則說:這種現代的建築有甚麼好看的!

IMG_20160918_07.jpg

大門口還特地立了一個牌子,告訴遊客這裡是世界文化遺產,我上次看到這個牌子是在遜遜的 霍拉舍維采(Holašovice)。要參觀別墅得要事先預約,大門只會在預約的參觀時間前10分鐘才會打開,不過別墅的花園可以免費參觀,只要按下大門前的門鈴、請工作人員打開大門即可。

IMG_20160918_08.jpg

接著原路折返,經過舊城區後往西邊的山坡努力爬,山頂上就是布爾諾的什皮爾伯克城堡(Hrad Špilberk)。我覺得比較像是山上的碉堡,完全沒有豪華的感覺!城堡始建於1277年,以前曾為摩拉維亞侯爵的宅邸,在17世紀時成型為城堡,以後歷代領主不斷對它進行加固、擴建;從18世紀末開始,哈布斯堡王朝利用城堡來監禁犯人,不少奧地利革命志士、義大利燒炭党人、波蘭革命者都被囚在此處,直到1855年才關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分子在城堡的地下牢房裡囚禁過8萬名政治犯;城堡現在則是布爾諾城市博物館。

IMG_20160918_09.jpg

爬到山上必做的事情就是俯瞰布爾諾市景, 城堡後方的瞭望台是絕佳的觀景場所,整個布爾諾一覽無遺,整個就是工業城的啊!在照片中間下方的是聖母升天大教堂( Bazilika Nanebevzetí Panny Marie),教堂的後方(西南方)就是孟德爾進行碗豆實驗的奧古斯丁修道院。

IMG_20160918_10.jpg

下山後我們朝奧古斯丁修道院的遺址出發,修道院現在已經不見了,只有一片廣大的草皮上立著告示牌、說明遺傳學之父格雷戈爾·約翰·門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 )在此的足跡。首先是右上方的草皮,這裡曾經有一個日光室,閒暇時孟德爾喜歡在此看書、曬太陽;左下方原本有一個玻璃溫室,孟德爾在此從事碗豆的雜交實驗, 約從1856年到1863年, 前後約歷八年,以碗豆證明了上一代的特徵遺傳給下一代是遵循著一個定律而不是漫無目的;右下方是孟德爾曾使用的測量工具,他除了從事豌豆那樣大規模的實外,他還抽空觀測氣象和太陽黑子現象,同時也對蜜蜂做過研究。但是他的這些發現當時並未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他的實驗筆記和記錄,有很多早已散失,直到1900年,孟德爾定律才由3位植物學家荷蘭的德弗里斯、德國的科倫斯和奧地利的切爾馬克通過各自的工作分別予以證實,成為近代遺傳學的基礎。從此孟德爾也被公認為科學遺傳學的奠基人。

IMG_20160918_11.jpg

草坪旁高樓內有許多的辦公室,而位於一樓的這間就是孟德爾博物館(Masarykova univerzita),隸屬于馬薩里克大學(Masarykova univerzita),博物館裡有大量孟德爾研究時留下的手稿、記錄和照片等。

IMG_20160918_12.jpg

接著再走回舊城區,有著84米高的雙塔就是布爾諾的地標~建於15世紀的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Katedrála svatého Petra a Pavla),斑駁的外牆見證了數百年的布爾諾歷史。主殿是一般哥德佈置,十分簡樸......就是普普,雖然教堂可以免費參觀,但在座位區前就用繩子圍了起來,有位工作人員站在一旁,不知道是不是要買門票才能近距離參觀。
主教座堂的鐘樓,每天上午11時要敲響12下午時鐘,以鐘聲紀念三十年戰爭。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中,瑞典軍隊兩次圍攻布爾諾,久攻不下,於是決定在圍攻的最後一天,瑞典Torstenson將軍曾誇下海口,說能在正午12點攻陷布爾諾,否則退兵,11點時已經兵臨城下,眼見就要淪陷,此時負責守城的將領Jean-Louis Raduit de Souches下令提早一個小時敲響教堂的鐘聲,而瑞典將軍不察,未及發任何槍砲、遵守信諾就退兵了。此後,敲午時鐘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從那一天起,聖彼得和保羅大教堂每天上午11時都報時為正午。

IMG_20160918_13.jpg

教堂的大門雕刻的相當精美,手持寶劍聖保祿(保羅)的與手持鑰匙的聖伯多祿(彼得)分別利在大門的兩側。

IMG_20160918_14.jpg

沿著教堂所在的彼得羅夫山往下走就是捲心菜市場(Zelný trh),它創建於13世紀常被用來作為一個市場,出售水果、蔬菜、花卉等物品,因此於15世紀時得名。廣場中心有一座帕納瑟斯噴泉(Kašna Parnas),安放於1695年,採用了巴羅克風格,它描繪了寓言裡的形象,是大力神海克利士(Hercules)力壓3頭神獸Cerberus),下面圍著3位女性分別代表巴比倫(Babylon)(皇冠)、波斯(Persia)(聚寶盆)和希臘(Greece)(箭袋)。不過噴泉現在正在整修,被鷹架團團包圍住。

 

 

IMG_20160918_17.jpg

捲心菜市場裡最吸引我的目光的,則是這個地上的噴泉,遠遠的我就看到地面上有水冒出來,一開始我還猜想是不是水管破了,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是個響尾蛇與蜥蜴造型的噴水池,兩隻動物對視,彷彿即將來場你死我活的廝殺;旁邊還有另一個類似的噴水池,不過動物換成了兩隻青蛙,可愛有餘、特色不足。

 

IMG_20160918_19.jpg

聖十字教堂(Kostel Nalezení svatého Kříže)就位在捲心菜廣場附近,教堂屬於嘉布遣會修道院,由伯爵列支敦斯登的克裡斯多福·保羅建成於1651年,建築師是翁德熱·埃爾納,1656年祝聖。教堂的外觀簡單,大門深鎖無法入內參觀。 

IMG_20160918_15.jpg

這裡最有特色的是教堂下面的「嘉布遣會地下室」(Kapucínská krypta),入口就在面對教堂大門左手邊的小巷。地下室容納數百年來該會成員的遺體,在放置乾屍的墓穴裡用拉丁文寫著「記住死亡」,「你是甚麼,我們也曾經是,現在我們是甚麼,你將來也是」。這裡的地下室通風良好,過去用來風乾屍體,裡面的乾屍大部分是18世紀的修道士、修道院院長和當地名人,不像其他經過特別防腐措施的木乃伊,這裡的乾屍是因為特殊的地質成分和空調系統,自然腐朽而成的。
乾屍地窖內分成六個房間,每個房間的木乃伊都有不同的故事,有詳細的中文紙本說明幫助遊客了解,我們有買門票入內參觀,但不打算拍照所以沒買攝影票;乾屍跟木乃伊不一樣,最明顯的差別就是一個有用布包起來、另一個沒有,嘉布遣會的修士崇尚自然,所以死亡時沒有棺材、僅用一塊磚頭墊在頭下,身穿素衣、手持十字架,在地下室時就用這種方式躺在鐵欄杆隔開的地面上,看到時真的是蠻震撼的,走在地下室內連空氣都不一樣了,有興趣的朋友不房親自走一趟,這裡就不放照片嚇大家了......

IMG_20160918_16.jpg

今天最後的景點是建於1240年的布爾諾老市政廳(STARÉ RADNICI), 現已改建為布爾諾市歷史博物館。市政廳大門上有五根雕刻華麗的石柱,但中間那跟卻是歪的,關於它的外觀雕塑有個故事,據說當時市政廳請來大師級工匠Pilgram建造,雙方約定工資為3磅銀子,但Pilgram建造到一半時要求先預支部分款項,市政廳卻希望等到完工後再支付,Pilgram一怒之下就把中間那根象徵正義的雕塑改成彎的,等到市政廳發現時,要求Pilgram重新雕刻一次,Pilgram卻回答:「尊敬的領主,你的話就像這大門上歪曲的石柱一樣,沒有人可以修正它。」在市政廳的官員找Pilgram理論前,Pilgram早就離開布爾諾了,據說他後來到了維也納為聖史蒂芬教堂雕刻。

IMG_20160918_20.jpg

進入市政廳後,在走廊上掛著一隻鱷魚的標本、牆上還有一個輪子,這還有另外一個故事......突然覺得布爾諾的故事好多啊!!!
傳說在中古世紀曾經有一隻怪獸橫行於布爾諾大街,到處獵殺家禽和羔羊,大家都對牠束手無策,當地居民和和官員絞盡腦汁想辦法擺脫巨獸的糾纏,決定提供一筆高額的賞金,當尋賞公告張貼出來時:「如果有人能打敗這隻巨龍,就能獲得100個金幣」,也幫巨獸決定了名字,布爾諾龍(Brno Dragon)。某天有一位雲遊各地的屠夫經過這裡看到了公告,他告訴布爾諾居民有辦法解決巨龍,屠夫將石灰裝滿牛皮縫製的袋子裡頭,將牛皮袋丟在布爾諾龍經常出沒的草叢中,自己則是爬到高高的樹上隱身躲藏,不久布爾諾龍真的被牛皮的血腥味吸引前來,大口的撕咬這個致命的食物,吃飽後巨龍走向河邊喝水,原本在牠肚子裡頭的石灰碰到水後開始產生化學變化,轉變成強鹼的石灰水侵蝕著牠的胃,牠痛苦的在地上翻滾、哀號,直到死去。聰明的旅人帶著布爾諾龍回到城鎮,布爾諾居民也把巨龍懸掛在城門下方見證被他們收服的布爾諾龍,後來因城門拆了才轉移到舊市政廳的廳廊下。至於為什麼這是一隻鱷魚呢?原來困惱居民許久當地少見的巨獸其實是現今常見的鱷魚。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1636年,一位居住在Lednice的年輕工匠Jiri Birk在酒後和大家吹噓精湛的手藝,但是沒有人理會他,於是他越說越神奇,最後他說他可以砍樹做車輪,並將車輪滾動到67公里外布爾諾,一切將在12個小時內完成。大家聽完哄堂大笑,於是他和大家打賭,若是他做到了,在場的每個人要給他一個錢幣,若是他做不到,他請在場的所有人免費喝酒。Jiri Birk手藝超乎大家想像,他隔天一早,迅速砍樹、製輪,時至中午,一個嶄新的車輪已出現在眾人面前,就在大家驚呼不已時,他開始滾動車輪朝布爾諾前進,最後他真的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將車輪滾進了布爾諾市中心;為了讓朋友信服,Jiri Birk特地找了布爾諾市長Gabriel Grimm見證此事;市長則將車輪懸掛在市政廳(Old Town Hall)的廳廊下供大家回憶這項不凡的任務。從2006年開始,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布爾諾都會舉辦滾輪大賽來紀念這個傳說。

 

IMG_20160918_21.jpg

辛苦的走了一整天,最後當然要以大餐畫下完美的句點。在TripAdvisor網站中,布爾諾前10名的餐廳有3家都是啤酒餐廳,分別是Starbrno、Pegas跟Pilsner,我最想吃的是Starbrno(因為名字有Brno),但這家在孟德爾博物館附近,跟我們的行程兜不上,最後我選擇了聖雅各伯教堂附近的Pegas。

IMG_20160918_22.jpg

餐廳內部裝飾得很啤酒,牆上還畫了聖雅各伯教堂、布爾諾龍跟布爾諾輪裝飾。

IMG_20160918_24.jpg

到啤酒餐廳當然要喝餐廳自產的啤酒啦!許先生看到這杯子就說、我們以前喝過了,但我一點印象也沒有,這啤酒喝起來偏酸,啤酒花的味道不大明顯。我們點了豬肉佐洋蔥跟醋當作前菜,等上菜後才發現這道菜是豬肉凍,這豬肉Q彈有嚼勁,搭配洋蔥一起吃,酸酸的有開胃的效果。主菜方面我點了啤酒漢堡、許先生點了豬腳,漢堡肉因為用啤酒醃過的關係,吃起來有點硬、偏鹹,而且漢堡用的麵包居然不是歐式麵包,讓我小小的失望,不過整體而言還算不錯吃;許先生點的豬腳很優,豬腳肉軟爛多汁、豬皮Q卻不硬,更讚的是豬腳的醬汁除了一般的黃芥末醬、Wasabi外,還有以番茄為主、口感偏酸的醬,消除了肥滋滋豬腳入口時油膩感,讚!

IMG_20160918_23.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一、傳說
1.布爾諾龍傳奇(Legend of the Brno Dragon)
在中古世紀,曾經有一隻怪獸橫行於布爾諾(Brno)大街,到處獵殺家禽和羔羊,大家都對牠束手無策,外頭的商人不敢進城了,就連婦女要上街買菜也要小心翼翼,避免這隻怪獸突然的攻擊。當地居民和和官員絞盡腦汁想辦法擺脫巨獸的糾纏,決定提供一筆高額的賞金,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希望有勇士能跳出來解決困惱他們的巨獸,當尋賞公告張貼出來時:「如果有人能打敗這隻巨龍,就能獲得100個金幣」,也幫巨獸決定了名字,布爾諾龍(Brno Dragon)。
懸賞公告張貼出來許久,可能基於對陌生巨獸的恐懼,都沒有人敢出來面對布爾諾龍,直到一位雲遊各地的屠夫經過這個城市,看到了公告,他告訴布爾諾居民,他有辦法解決巨龍,但需要一大塊的牛皮和一大袋的石灰。雖然大家都對這個旅人半信半疑,也不知道他要牛皮和石灰做甚麼,但既然有人挺身而出要面對巨龍,再多的牛皮和石灰都也都值得。
拿到牛皮和石灰的旅人,很迅速的將石灰裝滿牛皮縫製的袋子裡頭,將牛皮袋丟在布爾諾龍經常出沒的草叢中,自己則是爬到高高的樹上隱身躲藏、守株待兔等待龍的出現。不久布爾諾龍真的被牛皮的血腥味吸引前來,大口的撕咬這個致命的食物,大塊朵頤後的巨龍滿意的漫步向河邊,開始大口喝水,沒想到喝下的水為牠帶來了致命的傷害。原本在牠肚子裡頭的石灰碰到水後開始產生化學變化,轉變成強鹼的石灰水侵蝕著牠的胃,布爾諾龍一開始尚能忍受這痛楚,直到石灰水穿透了牠的胃,牠痛苦的在地上翻滾、哀號,直到死去。
最後聰明的旅人帶著布爾諾龍回到城鎮,獲得英雄式的歡呼和獎勵,布爾諾居民也把巨龍懸掛在城門下方見證被他們收服的布爾諾龍,後來因城門拆了才轉移到舊市政廳(Old Town Hall)的廳廊下。
若想一睹布爾諾龍的風采,可能會點失望,因為會看到的是一隻鱷魚(Crocodile)被懸吊在那,原來困惱他們許久當地少見的巨獸其實是現今常見的鱷魚。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對布爾諾龍傳奇(Legend of the Brno Dragon)的喜愛,這是一個很可愛的故事,不是嗎? 
2.布爾諾輪傳奇 (Legend of the Brno Wheel) 
故事發生在1636年,一位居住在Lednice的年輕工匠Jiri Birk一如往常在酒吧和一群朋友喝酒、聊天,酒後三旬後他開始和大家吹噓精湛的手藝,但是沒有人理會他,於是他越說越神奇,最後他說他可以砍樹做車輪,並將車輪滾動到67公里外布爾諾,一切將在12個小時內完成。大家聽完哄堂大笑,沒有人相信他能做到。於是他和大家打賭,若是他做到了,在場的每個人要給他一個錢幣,若是他做不到,他請在場的所有人免費喝酒,約定時間訂在隔天的清晨6點起算,Jiri Birk必需在傍晚布爾諾城門關上前,將輪子滾進城。
Jiri Birk手藝超乎大家想像,他隔天一早,迅速砍樹、製輪,時至中午,一個嶄新的車輪已出現在眾人面前,就在大家驚呼不已時,他開始滾動車輪朝布爾諾前進。67公里的路程對年輕的Jiri Birk或許不是難事,但是外帶滾動一個笨重的車輪就令當別論,路途上他一度想放棄,但想起酒吧裡大家輕蔑的笑聲,鼓舞著他繼續滾動車輪前進。最後他真的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將車輪滾進了布爾諾市中心。為了讓朋友信服,Jiri Birk特地找了布爾諾市長Gabriel Grimm見證此事,最後Jiri Birk帶著市長的手信回到Lednice,和大家證明了他不凡的能力;市長則將車輪懸掛在市政廳(Old Town Hall)的廳廊下供大家回憶這項不凡的任務,這也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布爾諾輪(Brno Wheel)。
從2006年開始,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布爾諾都會舉辦滾輪大賽來紀念這個傳說。比賽3人為一組,1人滾輪,2人騎腳踏車跟隨,隨時更換滾輪人員保持最佳滾輪速度,最快到達市政廳(Old Town Hall)廳廊,摸到布爾諾輪的隊伍便是冠軍。一個不服輸的賭局演變成今日的運動競賽,留給我們那份年輕工匠不願放棄、面對困難的決心,不也是一個美好的傳說嗎?
二、市區景點
1.什皮爾伯克城堡
地址:Špilberk 210/1, 662 24 Brno
網址:www.spilberk.cz 
位於市中心不遠的小山丘,在布爾諾的每個角落幾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由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步行約10分鐘可到達。什皮爾伯克城堡(Hrad Špilberk/Špilberk Castle)始建於1277年,以前曾為摩拉維亞侯爵的宅邸,在17世紀時成型為城堡,以後歷代領主不斷對它進行加固、擴建。從18世紀末開始,哈布斯堡王朝利用城堡來監禁犯人,不少奧地利革命志士、義大利燒炭党人、波蘭革命者都被囚在此處,直到1855年才關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分子在城堡的地下牢房裡囚禁過8萬名政治犯。
在靠近什皮爾伯克城堡的德尼索維·薩迪公園內,豎有拿破崙戰爭結束紀念碑。1805年拿破崙曾在此指揮過有名的奧斯持利茨戰役。奧斯特利茨今稱斯拉夫科夫,位於布爾諾東南10餘公里處,當年法、奧、俄三皇在此指揮作戰,史稱三皇會戰,結果奧俄聯軍被拿破崙擊敗。如今在戰場遺址上尚建有小教堂和衣冠墓。
現今則是個展覽的場所,不定期就會舉辦各種展覽。由城堡後方的瞭望台望去,整個布爾諾一覽無遺,是個絕佳的觀景場所,還可以遠眺孟德爾進行碗豆實驗的奧古斯丁修道院。
城堡內設有布爾諾城市博物館(1961年)、城牆炮臺和瞭望塔、獄中生活博物館、巴羅克藥店。城堡內庭院北面是藥劑博物館(Baroque Pharmacy),收藏了自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屬於Brno修道院的藥劑,包括藥方、容器和古老的藥櫃;中央大庭園西面有座水井,已經存封了;而北面是From Castle to Fortress博物館,展覽Špilberk的歷史和城堡最早期的地基;隔鄰的From Renaissance to Modernism收藏了16世紀至1945年與Brno有連系的畫作和雕塑;西面是另一座館Brno at Špilberk,展出關於Brno的歷史,從1091年至WWII完結為止;城堡底下還有座監牢。
2.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
地址:Petrov 9, 602 00 Brno 2, 捷克共和國
網址:www.katedrala-petrov.cz
位於舊城區,走出布爾諾火車站(Brno hlavní nádraží),左方高地上即可看到聳立的建築,正是聖彼得保羅教堂,步行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教堂可以免費參觀,登塔頂需另外購票。在教堂後面有座公園,可眺望整個布爾諾。
建於15世紀的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Katedrála svatého Petra a Pavla/Cathedral of St. Peter and Paul),坐落在捲心菜市場西南的彼得羅夫山上,是布爾諾的頭號地標;教堂原是11世紀羅馬教堂,傳說是Brno第一座教堂,之後改為哥德式,兩個高聳的尖塔是其新哥德式建築的最佳標記,斑駁的外牆,則是幾百年的歷史見證;其鐘樓高84米。內部主要是巴羅克風格,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觀,兩座鐘樓,由建築師奧古斯特·柯爾斯坦建於1904年-1905年,重建後為新哥特式建築風格,如果要居高臨下欣賞布爾諾市景,可以爬124個階梯登上教堂塔頂。教堂內部採用了巴羅克風格,進入教堂的欣賞重點是教堂正面的彩色玻璃以及另一面的壯觀管風琴。
主殿是一般哥德佈置,十分簡樸,祭壇後面有3座以紅為主色的彩繪玻璃窗。側翼放了一座高11m的主祭台,由Vienna雕刻家Leimer於1891年製成,但只能隔著玻璃遠觀,惟有拍下蛇形門栓留念。接連大教堂有座文藝復興主教宮(Bishop's Palace),可惜不對外開放。
主教座堂正門上方刻著拉丁文的馬太福音經文:—Venite ad me omnes qui laboratis et onerati estis / et ego reficiam vos tollite iugum meum super / vos et di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umilis / corde et invenietis requiem animabus vestris / iugum enim meum suave est et onus meum leve est.(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因此你們要負我的軛,且要跟我學,/你們魂裡就必得安息。 /因為我的軛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 11, 28-30) 
市中心大教堂的鐘樓,每天上午11時要敲響12下午時鐘,以鐘聲紀念三十年戰爭。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中,瑞典軍隊兩次圍攻布爾諾,久攻不下,於是決定在圍攻的最後一天,瑞典Torstenson將軍曾誇下海口,說能在正午12點攻陷布爾諾,否則退兵,11點時已經兵臨城下,眼見就要淪陷,此時負責守城的將領Jean-Louis Raduit de Souches下令提早一個小時敲響教堂的鐘聲,而瑞典將軍不察,未及發任何槍砲、遵守信諾就退兵了。此後,敲午時鐘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從那一天起,聖彼得和保羅大教堂每天上午11時都報時為正午。
3.自由廣場
自由廣場(Náměstí Svobody/Freedom Square)是布爾諾的主要繁華區,廣場建於13世紀,最初是下城市集,北面有座建於1680年、1689年落成的瘟疫紀念柱(Morový sloup),卻是白色鑲金的,與一般黑黝黝的不同。廣場周圍有許多商店、咖啡店和餐廳,也是觀光客三三兩兩聚集談天的地點,展現無限活力。從Masarykova街到自由廣場之間,有許多販售紀念品和服飾的商店,
著名的波西米亞水晶當然在此也能找到蹤跡,主要的服飾品牌也都設有分店,其它如刺繡、陶瓷、繪畫,或是銀行、咖啡店、餐廳都比肩相鄰,觀光客很容易在此滿足所有旅途中的需求。廣場周圍是古建築薈萃之地。
廣場東北面是博物館區,Kobližná可稱為博物館街,街口是民族博物館(Ethnographic Museum),對面是Palác Řikovský z Dobrčic,又名House of the Red Ox,隔鄰是Schrattenbachův palác,裡面有尊1637年的聖母像。
(1)老市政廳(STARÉ RADNICI)
老市政廳(STARÉ RADNICI)建於1240年,現已改建為布爾諾市歷史博物館,大廳的拱門上方有5條精雕石柱,石柱上的神像精巧別致,走廊上懸掛的鱷魚模型則是布爾諾市的象徵。關於它的外觀雕塑有個故事,據說當時市政廳請來大師級工匠Pilgram建造,雙方約定工資為3磅銀子,但Pilgram建造到一半時要求先預支部分款項,市政廳卻希望等到完工後在支付,於是Pilgram就把中間那根象徵正義的雕塑改成彎的,等到市政廳發現時,要求Pilgram重新雕刻一次,Pilgram卻回答:「尊敬的領主,你的話就像這大門上歪曲的石柱一樣,沒有人可以修正它(Dear lords, your words have been just as crooked as the pinnacle on the portal, and so no one can ever rectify it.)」。在市政廳的官員找Pilgram理論前,Pilgram早就離開布爾諾了,據說他後來到了維也納為聖史蒂芬教堂雕刻。走進市政廳內,即可看到鱷魚和車輪,關於他們為何會掛在那裡,則又是另外兩個故事了。
(2)新市政廳
新市政廳建於16世紀,曾為摩拉維亞議會和省法院所在地,裡面建有哥特式客廳、走廊和巴羅克式議會廳,廳內的古代壁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利佩勳爵房屋
利佩勳爵房屋(Dům pánů z Lipé/House of the Lords of Lipé)位於自由廣場南邊西側,建於1589-1596年。外面的裝飾是在19世紀時加上去的,採用了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內部有一個拱廊,遍佈商店。
(4)奴隸之屋(Dum U Ctyr Mamlasu)
奴隸之屋(Dum U Ctyr Mamlasu)位於nám Svobody東南面,正門有4具孔武有力的巨人石像,咬牙切齒的托著大廈,有趣,其實這些石像在歐洲經常見到。
(5)布爾諾天文鐘(Brněnský orloj)
布爾諾的老城廣場上,從2010年開始,放置了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藝術品,由 Oldřich Rujbr及Petr Kameník創作、以非洲花崗岩為材質、造價一千兩百萬克朗的一座陽物形狀的布爾諾天文鐘(Brněnský orloj),當地人喜歡稱之為cock clock或者phallus、rocket,這個子彈造型的時鐘,是為了紀念1645年瑞典攻打這座城市時有市民在11點就提前拉響教堂鍾聲從而讓瑞典軍隊撤退的一個傳奇故事。
每天早上11點時,會有一個大理石的風鈴從底部的四個開口出現,但只有幾秒鐘、底部的開口就會關起來;時鐘的頂部會不斷旋轉,如果站在對的角度、就可以看到時間,剛開始放這個藝術品時,引來了很多爭議,但正是爭議性的外表和它紀念的傳奇故事,讓這座鍾的名氣越來越大。
4.聖雅各伯教堂
地址:Jakubské Square,Brno,Czech Republic
聖雅各伯教堂(Kostel svatého Jakuba)是捷克布爾諾的一座晚期哥德式教堂,以白色為主,位於布爾諾中心,老城內的雅各伯廣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的開始13世紀初,14世紀後半期到16世紀後半期被改建成為現在的樣子。改建時加了一個92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十分醒目。在1995年,教堂被列為國家文化古蹟。教堂是布爾諾著名保衛者Louis Raduit de Souches的墓地。教堂的天花板是一系列貴族紋章。
從自由廣場出發,進入向北延伸的拉欣街,教堂在街右側。內部有19世紀新文藝復興式的祭壇和聖器室,十分美麗。還有建于1525年的石造佈道壇,其周圍有浮雕。此外,這個教堂的十字架聖像絢麗多彩。教堂地下有歐洲第二大萬人塚,據估計,有4萬到5萬具屍骨。納骨處通常不向公眾開放,但是未來有開放的計劃。
教堂轉角處還有一個淘氣的小男孩雕像,這個特別的小雕像其實並不在教堂原來的建造計畫內,至於為什麼這個雕像會出現在這裡,這是由於14-16世紀間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在進行維修,負責維修工作的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建築師Zidrholt,但是工程進行的非常緩慢,導致聖雅各教堂興建時資金非常有限;同時間曾經擔任法國史特拉斯堡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兼石頭雕刻家也來參與聖雅各教堂的工作,但是他年輕不懂事,經常嚴厲批評指責主教座堂的建造,他說:「如果讓我看到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修建完工,我會死掉。我要比有名的建築師Zidrholte更快完成工作。」
主教座堂附近的居民對他的言辭感到非常惱火,也開始表達憤怒與抗議:「這傢伙根本是來亂的,把他趕走、讓他滾出布爾諾市」。但是這位石匠在離開前有個要求,他希望至少能夠讓他完成華麗的哥德式窗戶及尖塔的雕刻,當地人認為就算是面對判死刑的人,也要讓他滿足臨終前的願望,所以居民決定在石匠離開前讓他完成想做的事情。
每位居民都很開心這個問題輕易的就解決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個石匠認為自己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其實是想要報復,石匠在窗櫺上方雕刻了一個光著屁股的小男人雕像,而且屁股面對著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的方向,這在當年是個驚世駭俗的作品,因為這樣的舉動、這樣的作品褻瀆了宗教,當地居民知道這件事後,感到非常的氣憤與震驚,但也無計可施。到今天人們早已不在意石匠曾帶給他門的困擾,相對的這個光屁股的小雕像被保留至今,用以提醒世人這位石匠曾遭受的不公平處罰。
5.捲心菜市場
沿自由廣場西南方幾百公尺的緩坡路走,便可到捲心菜市場。捲心菜市場(Zelný trh)是布爾諾老城的一個廣場,位於彼得羅夫山下,在車站和自由廣場之間,與馬薩里克大街位置平行。有一點坡度,常被用來作為一個市場,出售水果、蔬菜、花卉等物品。它創建於13世紀,15世紀時得名。廣場中心有一座帕納瑟斯噴泉(kašna Parnas),安放於1695年,採用了巴羅克風格,它描繪了寓言裡的形象,旁邊的3位女性分別代表巴比倫(皇冠)、波斯(聚寶盆)和希臘(箭袋)。
6.摩拉維亞博物館
摩拉維亞博物館(Moravske Zemske Muzeum)就位在捲心菜市場旁。布爾諾曾為摩拉維亞王國首都數百年,自然保存了許多摩拉維亞的文化遺產和歷史遺跡,這些文物目前存放於布爾諾的摩拉維亞博物館中(原為舊皇宮~傑特裡赫斯特尼宮(Ditrichstein Palace)),不僅是捷克最大、最古老的摩拉維亞博物館,也是整個捷克第二大博物館。
摩拉維亞博物館完整而有系統地展現所有摩拉維亞地區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過程,特別著重於史前和中古時期,礦石遺跡、生活工具、建築房舍的演進等都非常詳細,雖然都以捷克文呈現,參觀者仍可在標本模型的輔助下有概括的認識和瞭解。
博物館對面的劇院Reduta Theatre,1767年間,Mozart以11歲之齡在此演奏。
7.嘉布遣會地下室
地址:Brno Kapucínské nám. 303/5, 602 00 Brno
門票:60克朗
開放時間:5月至9月周日 11:00-11:45及14:00-16:30,餘 9:00-正午及14:00-16:30
出了火車站沿Masarykova行走,過了一個街區,也就是左手邊看到麥當勞後便左轉,100公尺內即可抵達(捲心菜市場附近)。
聖十字教堂(Kostel Nalezení svatého Kříže)位於捷克布爾諾的嘉布遣會廣場(Kapucínském náměstí),這座教堂屬於嘉布遣會修道院,由伯爵列支敦斯登的克裡斯多福·保羅建成於1651年,建築師是翁德熱·埃爾納,1656年祝聖。三角形的嘉布遣會廣場,靠近布爾諾中央火車站,看看廣場的角落和馬薩里克街上的大樓,屋牌號有著正在鳴叫的公雞,讓人想起這裡18世紀末的名為「三隻公雞」的客棧。教堂建築包括一個大堂的和一個較小的耳堂,那裡有兩個小祭台。正祭臺上方懸掛《尋獲聖十字架》的圖片(1653年)。教堂下面的空間稱為「嘉布遣會地下室」(Kapucínská krypta),容納數百年來該會成員的遺體,在放置乾屍的墓穴裡用拉丁文寫著「記住死亡」,「你是甚麼,我們也曾經是,現在我們是甚麼,你將來也是」。
這裡的地下室通風良好,過去用來風乾屍體,裡面的乾屍大部分是18世紀的修道士、修道院院長和當地名人,不像其他經過特別防腐措施的木乃伊,這裡的乾屍是因為特殊的地質成分和空調系統,自然腐朽成為木乃伊的。
乾屍地窖內分成六個房間,每個房間的木乃伊都有不同的故事,最古老的木乃伊被安置在第四個房間,他是當地Špilberk城堡的將軍兼指揮官;一位女性木乃伊被推測實際死因可能是活埋致死,因為從肢體的收縮程度可合理推測她得到流行疾病後,未等三天確認是否真正死亡,就被他人快速埋葬;一位女性木乃伊保存最完整,不僅可看到手指甲及腳指甲,還能看到完整的牙齒,並且辨識出她的臉蛋;這裡還有法官、建築師、修道士等不同身分的木乃伊,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故事。
8.孟德爾博物館
網址:http://www.mendel-museum.org/
由火車站出來搭乘有軌電車9號由Hlavní nádraží到Mendlovo náměstí下車,對面即是。孟德爾博物館(Mendelovo muzeum/Mendel Museum)位於聖托馬斯修道院內,隸屬于馬薩里克大學(Masarykova univerzita/Masaryk University)。奥古斯丁派修道士孟德爾曾在這裡研究豌豆和蜜蜂,完成了著名的豌豆花雜交實驗,提出了遺傳學定律,並創立了現代遺傳學。花園裡保留了孟德爾溫室的磚石地基。館內介紹孟德爾的生平事蹟,以及在遺傳學上的卓著貢獻,對生物領域有研究的旅者,不妨可以考慮此地參觀。
9.圖根哈特別墅
圖根哈特別墅(Villa Tugendhat)是一座位於捷克共和國布爾諾的歷史建築,為歐洲現代主義建築的雛形,由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設計。在1928至1930年間用鋼筋混凝土為弗里茨·圖根哈特(Fritz Tugendhat)和其妻格里塔(Greta)建造。三層的圖根哈特別墅面朝東南,建在一個斜坡上,卻不依靠任何支撐物。二樓是主要生活和交際區,這裡有溫室、廚房和僕人間。主人們和保姆的房間及車庫位於一樓。
密斯·凡德羅的設計原則是「少即是多」,因此此建築成爲了最早的功能主義建築之一,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因為有鋼結構的使用,所以不必建築承重牆,內部構造也更加隨意,其中有一面玻璃牆可以像車窗一樣下降到地下室中。密斯·凡德羅還為這個建築設計了所有的傢具,其中圖根哈特椅和布爾諾椅現在仍由生產。別墅中沒有任何圖畫或裝飾部件,不過卻使用了天然的縞瑪瑙和熱帶木材,其縞瑪瑙墻隨著日光變化也會不斷變換色彩。
因為採用了當時並不常見的建築技術和特殊材料,圖根哈特別墅造價極高。圖格哈特別墅的主人是猶太工廠主弗里茨·圖根哈特,該建築是他的姻親送給她的結婚禮物。建築公司在1929年夏開始建造別墅,在十四個月之後完成,弗里茨和他的猶太妻子格里塔只在這座建築里住了八年,之後便在慕尼黑公約簽訂前不久,逃離了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包括其子恩斯特·圖根哈特),後來他們便寓居瑞士,一直沒有回到故居。1939年該建築被蓋世太保充公,用作公寓和辦公處,其內部被大肆改造,很多原始部件也因此丟失,二戰快結束時因為被用作蘇聯軍隊總部,所以遭到極大破壞,此後的幾十年中幾經修復,並被用作兒童理療中心等不同用途。
1967年,格里塔重返別墅,並帶來密斯·凡德羅工作室建築人員,欲將圖根哈特別墅恢復到原始狀態,一些捷克建築師參與了建築工作,1969年別墅成為捷克國家文化遺產,1980年後恢復工作完成, 1994年始,圖格哈特別墅作為由布爾諾市政府管理的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1993年,圖根哈特別墅基金會和圖根哈特本人的一些朋友決定為保存這座建築提供支持,1995年布爾諾市政府收到15,000美金以為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的歐洲保存計劃提供支持,後來其他的一些基金會也提供了大約200,000美金資助, 2001年,圖根哈特別墅被UNESCO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7年,弗里茨的後代開始計劃收回該建築的所有權,但是被以布爾諾市政局為該建築重建付出了巨大努力為由拒絕——在二戰期間,別墅中的大多數部件都被拆除了。
2010年2月,圖根哈特別墅重建工作發起,預計花費1.5億捷克克朗。2012年2月重建工作完成,該別墅也再次向公眾開放,爲了慶祝這一事,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在倫敦發起了一場關於圖根哈特別墅歷史的展覽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rno 布爾諾
    全站熱搜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