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抵達威尼斯本島後,我們要開始第一個參觀行程啦~豪華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總督宮始建於814年,往昔為政府機關與法院,亦是威尼斯總督的住處。總督宮的外觀充分顯示出威尼斯建築的特色, 正立面拱廊共36根石柱,每道拱廊支撐著第二層Loggia Foscara涼廊的2道拱,圓框內有4葉飾;第三層是紅、白兩色磚石拼成的幾何圖案;第二層的蛋型尖拱窗和鏤空十字葉裝飾說明了它的哥德風,中層的尖拱上方則呈三葉狀,是威尼斯發展出來的特殊形式,是後期威尼斯哥德建築風的成熟表現;此外,外牆的廊柱一層比一層更加密集,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彷彿外牆快要塌了般。

IMG_20160605_01.jpg

網友說總督宮的門票不用事先在網路上買好,現場買就算要排隊也只要排一下而已;我們抵達的時後沒有一個人在排隊買票,於是我們火速衝向買票口,此時正好有10來個人在我們後面找尋買票的入口,Lucky!買好門票我們要入內參觀了,門票包含總督宮、柯雷爾博物館、威尼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聖馬可國家圖書館,可以在3個月內參觀各景點一次。

IMG_20160605_02.jpg

往內走到總督宮的中庭,中庭內有帶有細緻雕刻的青銅蓄水井口,據說以前這是威尼斯水質最好的井水。

IMG_20160605_03.jpg

中庭的北側是佛斯卡利拱門(Arco Foscari), 這是是總督Francesco Foscari 所建的凱旋門,拱門上方有15世紀亞當及夏娃複製雕像。拱門旁鐘樓上的時鐘相當有趣,內圈以羅馬數字寫著1-12、外圈則用阿拉伯數字寫著5/10/15/20/25/30/35/40/45/50/55/60,真不愧是以貿易起家的威尼斯,融合了歐洲與東方的文化。

IMG_20160605_04.jpg

在佛斯卡利拱門拱門旁邊的是巨人梯(Scala die Giganti),這座15世紀初建造的巨人梯,是威尼斯稱霸海、陸權力的象徵,1485年起新任總督均在此樓梯頂端接受加冕、帶上總督冠。巨人梯兩側的雕像分別是大力士海克力斯(斬蛇)與天神阿特拉斯(扛地球)。

IMG_20160605_05.jpg

二樓的長廊上有許多的的獅子口(Bocca di Lione),這主要用來收匿名檢舉信,以前威尼斯政府鼓勵人民檢舉,人們只要檢舉信放入設有三道鎖的獅子口,政府就會保護舉報人並處理檢舉案件。老實說......要是出門前沒有先看過其他網友的網誌,還真看不出來這是一頭獅子咧!而且每一隻獅子都是翻白眼造型,是為了看起來比較兇狠嗎?

IMG_20160605_06.jpg

繼續從二樓往上爬到三樓,拱門的兩側依舊是海克力斯與阿特拉斯。

IMG_20160605_07.jpg

走進門內,抬頭往上一看就是金光閃閃的黃金樓梯(Scala d'Oro),樓梯建於16世紀,用鍍金牆灰層和壁畫加以裝飾,以精巧的泥金拱頂而得名,曾是總督府的正式入口。

IMG_20160605_08.jpg

總督宮內部有一系列富麗堂皇的房間、大廳, 依序是四門廳(Sala delle Quattro Porte)、 執事議政廳(Sala Del Collegio) 、 元老廳(Sala del Senato) 等等,元老廳內有兩個金光閃閃的時鐘, 已經不會自動運轉的12星座鐘,據說現在改由人工手動每月調整,現正指著雙魚座......可能很久沒有調整了。在時鐘旁的這幅畫相當有趣,畫中下方的獅子代表著威尼斯,獅子正在咬殺著象徵義大利的牛(義大利 Italia 這個名稱是源自於希臘語化的奧斯坎語Víteliú,即擁有幼牛之地的意思),而獅子後方象徵歐洲其他國家的女性、正手拿著利刃,準備攻擊獅子;這象徵著15世紀初期,威尼斯共和國開始向義大利內部和達爾馬提亞擴張,並與教宗爭奪現今位於義大利北部的羅馬涅地區控制權,此舉導致教宗儒略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等組成了康布雷聯盟,並於1508年與威尼斯開戰,意欲聯合一起欲消滅威尼斯共和國。這是義大利戰爭中的一次主要戰爭,雖然法軍1509年於安那迪勞戰役中取勝,但聯盟自己內部分裂,威尼斯並未有嚴重的領土損失。

IMG_20160605_10.jpg

接著是十人議會廳(Sala del Consiglio dei Dieci),這裡曾作為威尼斯10人內閣的會議室,內閣成立於1310年,目的在維護國家安全;由元老院選出10位委員被稱為10人議會,10人議會商討出來並公布的條文便是威尼斯法律,被視為威尼斯最有權力的機構, 隔壁的羅盤廳是犯人在10人議會面前聆聽判決之處,廳內的獅子口是用來傳送密告信函。

IMG_20160605_11.jpg

在途中經過一處展示區,這裡展示的是總督宮曾有的禮拜堂內牆上的濕壁畫,如今禮拜堂已不見蹤影、壁畫的色彩也黯然失色。

IMG_20160605_12.jpg

總督宮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議會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議會廳非常大,長53公尺、寬25公尺,內部沒有任何一個柱子,通常用來召開議會大會或舉辦國宴,到16世紀中期大議會廳內最多能容納2000人,任何一名年滿25歲的威尼斯貴族都可在這裏擁有自己的席位;總督座位與六個元老席位擺放在一起,在總督寶座後面一幅非常巨大的壁畫,是丁托列多的巨作《天國》,取材但丁《神曲》,畫中有700多個人物,這幅作品高7.45公尺寬21.6公尺,堪稱世界最大的畫作之一,是威尼斯藝術顛峰時期的代表作,幾乎就是一面牆大小。

IMG_20160605_13.jpg

大會議廳天花板邊上畫了歷任威尼斯總督人像,總督寶座對面牆上有一個黑色的地方,這是一位總督因叛變與貪汙,成為第一個被砍頭的總督,所以畫像也被塗黑了。

IMG_20160605_14.jpg

參觀完豪華的總督宮後,我們要從總督宮走向地牢,並經過傳說中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 嘆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嘆息橋的名字是19世紀時,由英國詩人、「風騷的浪漫主義文學泰斗」拜倫勳爵所取的,囚犯們在總督府接受審判被宣判後,從總督府經由嘆息橋走向死牢,他們面臨的將是永別俗世,嘆息橋有如隔絕生死兩世,所以從密不透氣的嘆息橋走過時,從橋上的窗口望出最後一眼美麗的威尼斯,不禁一聲長嘆。

我們前往地牢時(法官通道)往北邊的窗戶望去(這個方向南邊沒有窗戶),印入眼簾的是明亮的陽光與優閒的坐在貢多拉上的人們,對比囚犯此刻的心情,也難怪會不禁長嘆一聲。

IMG_20160605_15.jpg

經過嘆息橋後是複雜的地牢迷宮,每間地牢的門大約只有100公分高、得要彎著腰才能進去,許先生說這一間是Spa房~房內鋪了木床跟木地板,其他的地牢整個空蕩蕩的,只有粗糙的石頭陪伴著囚犯。

IMG_20160605_16.jpg

接著經過囚徒通道走回總督宮,為什麼走回總督宮反而叫做囚徒通道呢?因為死囚只有在行刑的前一刻才能走過此地,真的是一座橋連接天堂與地獄啊!在這裡往南邊的窗戶望去(這個方向北邊沒有窗戶)就是麥杆橋(Ponte della Paglia)與遠方的聖喬治·馬焦雷島(San Giorgio Maggiore) 。

IMG_20160605_17.jpg

總督宮的參觀行程終點是位於二樓的書店,書店外就是巨人樓梯上的兩座雕像,許先生玩心大發,留下了這張惡搞阿特拉斯的照片。

IMG_20160605_18.jpg

我們從巨人樓梯前方的通道離開總督宮,走出總督宮後回頭一望,就是滿是雕刻的紙門(Porta della Carte),這道15世紀的火焰哥德風格大門以前是總督宮的主要入口,以象徵聖馬可的飛獅與總督像裝飾的大門,由於這裡是張貼佈告的地方,故名「紙門」。

IMG_20160605_19.jpg

第二天從布拉諾島回來以後,我們再次走到聖馬可廣場,準備繼續參觀總督宮門票包含的其他博物館~其實我們是想要參觀聖聖馬可國家圖書館(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但圖書館與威尼斯國家考古博物館(Biblioteca del 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Venezia)、科雷爾博物館(Museo Correr)的參觀路線相通,而且入口設在科雷爾博物館處,所以我們就到聖馬可廣場上的拿破崙翼大樓(Ala Napoleonica)展開參觀行程。

IMG_20160605_39.jpg

博物館所在地原本是威尼斯政府人員的行政大樓,內部自然也是走華麗風,舞會廳內的水晶燈照印著金色的屋頂,充分顯現出有錢的威尼斯特色。

IMG_20160605_40.jpg

博物館內的展品眾多,包含古書、地球儀、錢幣、雕像、畫作等等,在此只跟各位分享兩件有趣的展覽品,首先是這本1368年的古書,這本書上有4條線,4條線間依序畫了許多圓點,我猜....這應該是樂譜吧!

IMG_20160605_41.jpg

再來是古代高跟鞋,最左邊這雙高跟鞋目測高達45公分,穿上這雙鞋應該跟踩高蹺是同樣的感覺吧!而且實心木頭超重的,真是舉步維艱,連站著也要保持平衡,身高自古以來還真的是件很重要的是呢!

IMG_20160605_42.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總督宮(Palazzo Ducale)

地址:San Marco 1, 30124 Venezia
交通:乘坐水上巴士到Piazza San Marco/San Zaccaria/Vallaresso站步行即可。
網址:http://palazzoducale.visitmuve.it
門票:19歐(包含總督宮、柯雷爾博物館、威尼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聖馬可國家圖書館,網上訂票多手續費0.5歐元)
開放時間:0830-1900(週五至週日到2300)
總督宮(Palazzo Ducale),是一座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哥德式建築、建於814年,往昔為政府機關與法院,亦是威尼斯總督的住處。總督宮南面為威尼斯潟湖、西面為聖馬可廣場、北面為聖馬可教堂。
總督宮建於9世紀,是威尼斯共和國時代總督的住宅、辦公室及法院的所在地,是當時政治的中樞機構。總督宮多次遭遇火災,目前的建築主要建造於1309年到1424年期間,1574年,總督宮遭遇火災,嚴重受損,儘管安德列亞·帕拉弟奧(Andrea Palladio)提交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設計,然而隨後的重建工作延續了原來的哥德式風格,為創造直通天際的哥德式效果,打破傳統宮殿建造理念,把粉紅色維洛那大理石放在涼廊和拱廊頂部;不過也有一些古典主義的特點,比如自16世紀以來,總督宮通過嘆息橋連接到監獄。
南翼(臨河)和西翼(面對小廣場)均長70多米,總督府正立面拱廊共36根石柱,每道拱廊支撐著第二層Loggia Foscara涼廊的2道拱,圓框內有4葉飾;第三層是紅、白兩色磚石拼成的幾何圖案,西翼中間是大議會廳的陽台,南翼中間則是投票廳陽台。頂部的三角形裝飾為威尼斯哥德式。
總督宮內部有一系列富麗堂皇的房間、大廳,共分3層,主要廳室有「地圖廳」、「四門廳」、「元老廳」、「十人廳」、「羅盤廳」和「大議會廳」等。室內裝飾以油畫、壁畫為主,加上大理石雕塑和木雕。宮內名畫極多,如維羅內塞的《威尼斯的勝利》、堤埃坡羅的《海神向威尼斯獻禮》。宮內陳列中世紀到近代各種兵器。
(1)紙門(Porta della Carte)
這道15世紀的火焰哥德風格大門,是總督宮的主要入口,以象徵聖馬可的飛獅與總督像裝飾的大門,上頭雕刻相當精細,由於是張貼佈告的地方,故名「紙門」。從大門經由拱頂通道,可到達佛斯卡利拱門和中庭。中庭內有帶有細緻雕刻的青銅蓄水井口,據說以前這是威尼斯水質最好的井水。
(2)佛斯卡利拱門(Arco Foscari)
佛斯卡利拱門(Arco Foscari)在中庭北側。拱門上有15世紀亞當及夏娃複製像(右側牆上)。
(3)巨人梯(Scala die Giganti)
這座15世紀初建造的巨人梯,與佛斯卡利拱門相望,是威尼斯稱霸海、陸權力的象徵。1485年起新任總督均在此樓梯頂端接受加冕,帶上總督冠。巨人梯左側是售票處和入口。巨人梯兩側的雕像分別是大力士海克力斯(斬蛇)與天神阿特拉斯(扛地球)。
(4)獅子口(Bocca di Lione)
遍佈在長廊上的獅子口(Bocca di Lione),主要用來收匿名檢舉信,以前威尼斯政府鼓勵人民檢舉,人們只要檢舉信放入設有三道鎖的獅子口,政府就會保護舉報人並處理檢舉案件。
(5)黃金樓梯(Scala d'Oro)
通往總督府樓上的黃金樓梯是固定參觀路線的起點。黃金樓梯建於16世紀,用鍍金牆灰層和壁畫加以裝飾,曾是總督府的正式入口。黃金樓梯以精巧的泥金拱頂而得名。
(6)四門廳到元老廳
沿黃金樓梯上2樓來到四門廳(Sala delle Quattro Porte),主要是讓賓客休息的地方,這裏的天花板由帕拉迪奧設計,壁畫出自丁托列多之手。四門廳和候客廳之間的牆上正對窗戶的地方,掛著全宮殿最經典的作品《歐羅巴之劫》,在丁托列多構造的神話意境襯托下,更顯出總督宮的氣勢。執事議政廳(Sala Del Collegio)是當年總督和議員們會見各國大使,商談國家大事的地方,壁畫則多以宗教故事為主題創作,天花板上裝飾著維洛內些的11幅畫作。旁邊的元老廳(Sala del Senato)是總督和200多名議員一同商討外交事務的地方,內部的裝飾畫出自丁托列多和他的學生之手,已經不會自動運轉的12星座鐘,現在改由人工手動每月調整。
(7)十人議會廳到軍械庫
總督府的十人議會廳(Sala del Consiglio dei Dieci)曾作為威尼斯10人內閣的會議室,內閣成立於1310年,目的在維護國家安全;由元老院選出10位委員被稱為10人議會,10人議會商討出來並公布的條文便是威尼斯法律,被視為威尼斯最有權力的機構,而犯人也在這裡審判,至於運送犯人的通道與前往其他廳的密道則藏在半圓形的坐椅後面。天花板上有2幅維洛內些創作的經典之作:《老與少》和《朱諾為威尼斯總督加冕》。隔壁羅盤廳是犯人在10人議會面前聆聽判決之處,廳內的獅子口是用來傳送密告信函,總督宮內其他幾處也相同的設施。穿過木門可到達問訊廳(Sala della  Bussola),從這裏出去的犯人會被送往行刑室和監獄,廳中木箱是收集匿名檢舉信的地方,民眾從2樓獅子口投入的信件會跑到這裡來。軍械庫(Armoury)則收藏著全歐洲最好的盔甲,軍械庫最吸引人的是可以遠眺潟湖與威尼斯市區的大陽台。
40人議會(The Chamber of the Quarantia Civil Vecchia),當年是威尼斯共和國最高上訴法院。
(8)大議會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
經過檢查員廳可到達2樓,穿過雷佐的《亞當夏娃》雕像後,來到莊嚴的大議會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議會廳非常大,長53公尺、寬25公尺,通常用來召開議會大會或舉辦國宴。到16世紀中期大議會廳內最多能容納2000人。任何一名年滿25歲的威尼斯貴族都可在這裏擁有自己的席位;在總督寶座後面一幅非常巨大的壁畫,是丁托列多的巨作《天國》,取材但丁《神曲》,畫中有700多個人物,這幅作品高7.45公尺寬21.6公尺,堪稱世界最大的畫作之一,是威尼斯藝術顛峰時期的代表作,幾乎就是一面牆大小,總督座位與六個元老席位擺放在一起。大會議廳天花板邊上畫了歷任威尼斯總督人像,但有一位總督因叛變與貪汙,成為第一個被砍頭的總督,所以畫像也被塗黑了(議會廳角落)。
(9)投票室(Sala dello Scrutinio)
自1532年起這裡被用來投票決定許多國家法案而得名。從這裡可以遠眺聖喬治瑪焦雷島(San Giorgio Maggiore)。
(10)歎息橋(Ponte dei Sospiri)
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在運河水道上有幾條橋,而此條嘆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嘆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橋樑之一。
嘆息橋是威尼斯多座建於16世紀的橋樑之一,完工於1600年,造型屬於早期巴洛克式風格,封閉式的拱橋由石灰岩鑄成,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的石樑上開有兩個小窗。嘆息橋橫跨在Rio di Palazzo河上,由Antoni Contino設計的,他的叔叔Antonio da Ponte是里亞爾托橋的設計者。
嘆息橋的名字是19世紀時,由英國詩人、「風騷的浪漫主義文學泰斗」拜倫勳爵所取的,囚犯們在總督府接受審判被宣判後,從總督府經由嘆息橋走向死牢,他們面臨的將是永別俗世,嘆息橋有如隔絕生死兩世,所以從密不透氣的嘆息橋走過時,從橋上的窗口望出最後一眼美麗的威尼斯,不禁一聲長嘆。
威尼斯當地有一個傳說,日落時如果戀人們在嘆息橋下的貢多拉上親吻對方,就將會得到天長地久的永恆愛情。這個傳說使得嘆息橋成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橋之一,在1979年的浪漫喜劇電影《情定日落橋》中得到了演繹,在影片中,住在巴黎的13歲美國女孩羅蘭聰明而且富有,閒暇時光閱讀馬丁·海德格爾的著作;13歲的法國男孩丹尼爾同樣聰明但是很窮,酷愛好萊塢電影,擅長喜歡利用自己的數學天賦來賭馬。兩個孩子相見後墜入情網,但是遭到羅蘭母親的極度反對和拆散,羅蘭和丹尼爾最後決定私奔去威尼斯,「在日落時的嘆息橋下接吻」,以求永不分離,於是這對小情人在老紳士朱賽的幫助下,不惜一切地要達成這個心愿。這部影片的主演是1948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獲得者勞倫斯·奧利弗,導演是197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獲得者喬治·羅·希爾。
總督宮內可以跨越歎息橋2次,第一次是法官通道、第二次是囚徒通道。這座橋把天堂和地獄緊緊相連,走過的感覺甚是奇妙。
(11)地下牢房
有別於總督宮內金碧輝煌,監獄裡貧困多了,磚房裡溫度也比較低一點,參觀地下牢房後,可想像當時在陰暗、寒冷監牢裏,犯人過著多麼悲慘的生活。著名的義大利冒險家卡薩諾瓦曾被囚禁在此,後來在周密計畫後,從屋頂洞口逃脫。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