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爾森除了聖巴爾多祿茂主教座堂,最為人知的應該是世界第二大、世界第三大的(編號9a)大猶太教堂吧!

IMG_20150813_00.JPG   

這座猶太教堂外觀非常的有趣,結合浪漫主義和新文藝復興風格,教堂正面的大衛之星、俄羅斯東正教的洋蔥圓頂、磚紅色與白色相間的外觀看起來明亮輕快。最初維也納建築師Max  Fleischer設計的哥德式方案擁有65公尺高的雙塔,教堂於皇帝Franz Josep I的40歲生日時(1888年12月2日)放下第一塊地基開始建造,但是市議會否決了此方案,因為這高度顯然是要與比爾森聖巴爾多祿茂主教座堂競爭。Emmanuel Klotz 在1890年提出一個新的設計,保留原來的平面規劃和地基,但是將塔樓高度降低20米。

IMG_20150813_37.jpg

一走進教堂內,旁邊的告示牌除了告訴遊客門票的價錢外,還提醒男性遊客:進入猶太教堂一定要戴帽子,牛仔帽、紳士帽、鴨舌帽、甚至連印地安人帽攏ㄟ通。 

IMG_20150813_38.jpg

我在買票時還特地問售票小姐,女性的穿著有甚麼要特地注意的嗎?售票小姐說:女性沒有規定,只有男性要戴帽子。門票60克朗,要進去參觀囉,這裡沒有導覽,只有一張大猶太教堂歷史介紹。

IMG_20150813_39.jpg

教堂兩旁各有一個走廊可以進入教堂內,走廊牆壁上展示了二次大戰的照片,我仔細的看了每一張照片,照片內容主要是戰爭中士兵的生活、部隊返國等比較平和的畫面,並沒有二次大戰中猶太人受到納粹壓迫、殘殺等比較血腥的內容。 

IMG_20150813_40.jpg

走廊走到底,終於可以進入教堂內部。 教堂的天花板是伊斯蘭風格,用幾何與花草等圖案裝飾,正前方的主殿看起來古色古香,黃色的牆壁搭配經過時間催化而變色的木頭,很有歷史的風味。

IMG_20150813_41.jpg

這裡還可以爬上二樓,近距離看正前方的主殿。由於猶太教反對偶像崇拜,在猶太人的聖殿中沒有任何上帝的有形形像。 

IMG_20150813_42.jpg

教堂內的彩繪玻璃窗普普,同樣以花草及幾何圖形裝飾,沒有聖經等人物像。二樓的牆壁上同樣擺設了許多二次大戰的照片。在進入教堂前,我一直很懷疑沒有戴帽子的遊客要怎麼辦,當我在教堂的二樓參觀時,突然發現走在我前面的男性遊客頭上有片藍色,原來教堂會提供紙做的圓錐體,戴在頭上就變成帽子,小小的帽子~好有趣! 

IMG_20150813_43.jpg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占領比爾森,大猶太教堂當然無法倖免,在戰爭期間被作為一個儲存設施使用,雖然免於大規模破壞,但教堂的內部仍然受到毀損。從教堂的天花板推測,戰爭前整間教堂應該都布滿了伊斯蘭風格牆飾, 但如今教堂入口的的大衛之星下方裝飾,已經被抹糊了,樓梯間的裝飾更是直接塗白,完全看不出以往美麗的面貌。如今比爾森約有204位猶太人居住,他們正在努力的籌資,希望能將教堂恢復以往的榮景。

IMG_20150813_44.jpg

沿著電車路線繼續往南走到Smetanovy街,楊∙卡耶唐∙蒂爾劇院(Divadlo J. K. Tyla)就在路口迎接著遊客,建於1899-1902年、由Antonin Balsanek設計,採新文藝復興時代風格,劇院前方及屋頂上滿布雕像裝飾。 

IMG_20150813_45.jpg

在劇院旁邊有J.K. Tyla的雕像。J.K. Tyla於1808年2月4日在庫特納霍拉出生,1856年7月11日卒於比爾森,他是捷克的戲劇評論家、劇作家,記者和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翻譯或改編超過50齣以上的戲劇,他試圖擺脫維也納式的低級趣味鬧劇,希望能藉由在地化的翻譯與改編,讓戲劇充滿捷克鮮明的民族特色,使戲劇在捷克境內盛行。但我Google這個人的生平資料時,最令後世討論的是他的感情生活,J.K. Tyla於1839年與女演員/歌手Magdalenou Forchheimovou,但Magdalenou Forchheimovou難產後無法再生育,於是J.K. Tyla與妻子的妹妹Annou Forchheimovou-Rajskou發展出三角畸戀(Annou也是個女演員,Rajskou是她的藝名),他的情婦Annou最後為他生了9個孩子。 

IMG_20150813_46.jpg

在楊∙卡耶唐∙蒂爾劇院後方是一片長型的公園綠地,這裡有N座雕像,還有各種裝置藝術跟噴泉,連椅子都畫的超美的,這個季節的捷克真的是走到哪都美,萬物蓬勃生展帶來的生氣,讓人讚嘆這驚人的生命力,我沒有在冬天來這過,不知道到了冬天,這裡會呈現何種蕭瑟的模樣。 

IMG_20150813_47.jpg

公園旁這一棟不起眼的綠色建築就是編號9b的舊猶太教堂(Old Synagogue),裡面不能進入,要不是我在門口發現大衛之星的符號,完全無法想像這是一座猶太教堂。 

IMG_20150813_48.jpg

在我走在公園內、尋找新市政廳的途中,無意中發現這棟閃亮亮的建築物,在公園內用這個角度拍照,簡直就像是森林秘境中的城堡,正當我以為比爾森政府怎麼這麼有錢、蓋出這麼豪華的建築物時,突然發現大樓前方有演出時刻表,回家Google了一下,這棟Měšťanská beseda好像是一個娛樂中心,裡面有電影院、劇院、咖啡館、酒廊跟保齡球館等等。這棟大樓建於1901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IMG_20150813_49.jpg

新市政廳就在Měšťanská beseda的旁邊,這棟樸素的綠色建築有超大的反差。 

IMG_20150813_50.jpg

往新市政廳對面的小巷走,這裡就是編號14號的西波西米亞博物館(Museum of West Bohemia),這個博物館好大,四處都掛著Museum的旗子,我找了好久都不確定入口在那,而這裡有個豪華的大門、大門兩旁還有雕像,希望我找對地方...照片中後方的尖塔就是編號13的方濟會修道院與聖母升天教堂(Franciscan Monastery with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Our Lady),我在這找了更久了,都找不到進入的大門,不曉得是不是要從博物館裡面進去???

方濟會修道院與聖母升天教堂的外觀更為破舊,外牆斑駁不勘,似乎是尚未整修完成,莊嚴的教堂如今只給我土樓的感覺了。

IMG_20150813_51.jpg

雙塔的聖安娜教堂(The Church of St. Anna and St. Ruzena Limanska)就在博物館附近,但這裡的項弄實在是太窄了,拍不出入口的雕像與壁畫。教堂內不能入內參觀。

IMG_20150813_63.jpg  

繼續沿著電車路線繼續往南走到Americká街(電車站U Práce),雖然Americká是捷克文,但不難猜出這是英文的America,這條街就是為了紀念1945年5月6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之際,美國將軍喬治·S·巴頓(George Smith Patton)的部隊從納粹德國手中解放了比爾森,自1990年起,比爾森每年5月都會舉行解放紀念活動,這已成為一項當地傳統。街上以紀念碑區隔出一個小廣場,廣場後方還有噴水池,直立的紀念碑上寫著:THANK YOU AMERICA! ON   6TH 1945, THE CIRY PLZEN WAS LIBERATE BY THE U.S. ARMY.

IMG_20150813_52.jpg

廣場地板上用淺色的石頭拼出星星的符號,在星星的中央有一幅地圖,這幅地圖描繪了二次大戰時,巴頓解放比爾森的路線。1944年巴頓任第3軍團司令,作為第二梯參加法國諾曼地登陸的軍隊,指揮裝甲兵團橫掃西歐大陸。1945年3-5月巴頓率軍突破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突入德國腹地,1945年5月5日,第3集軍團已經挺進到波希米亞西部重鎮比爾森,距布拉格只有三五個小時的路程,先頭偵查部隊甚至抵達布拉格以南二十公里處,但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阻止巴頓揮軍,理由是根據雅爾達協定和蘇軍參謀總長的堅持,布拉格應該由蘇聯紅軍解放,巴頓只好做罷,將解放捷克的戰功拱手讓給了當時還在摩拉維亞東北部的蘇軍元帥科涅夫,捷克斯洛伐克此後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

比爾森只是巴頓在歐洲戰場上的過客,巴頓或許會忘記比爾森,比爾森卻永遠記住了巴頓。比爾森會戰是英美兩國利益分歧的見證,戰後,英國與美國因為共同利益而謀和,成為了北大西洋的主宰,而捷克斯洛伐克則成為了華沙公約的成員國,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社會主義國家。

IMG_20150813_53.jpg

我特地到這裡來,當然不是為了來看嚴肅的巴頓紀念碑,而是因為同事妙說,廣場旁的霜淇淋攤是比爾森第二好吃的霜淇淋(照片後方的小攤子),夏天常常大排長龍,在大太陽下流了滿身大汗,來根霜淇淋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我點了大份的香草冰淇淋(25克朗),口味香濃、超級綿密,難怪大家願意排隊等候。

至於比爾森最好吃的霜淇淋在哪呢?請待下回分曉。

IMG_20150813_54.jpg  

 


(資料來源:http://web.zcu.cz/plzen/landm/)

1.大猶太教堂

大猶太教堂(Velká Synagoga)位於捷克比爾森,是歐洲第二大猶太教堂。最初維也納建築師弗萊舍設計的哥德式方案擁有高65米的雙塔。1888年12月2日奠基,但是市議會否決了此方案,因為他們認為,這顯然是要與附近的比爾森聖巴爾多祿茂主教座堂競爭。Emmanuel Klotz 在1890年提出一個新的設計,保留原來的平面規劃和地基,但是將塔樓高度降低20米,創造與眾不同的外觀,結合浪漫主義和新文藝復興風格,東方裝飾和一個巨大的大衛星。設計很快得到批准,建築大師魯道夫Štech 在1893年完成工程,造價162,138 萊茵盾。當時在比爾森的猶太人約2,000人。

這混合的風格令人眼花繚亂:俄羅斯東正教的洋蔥圓頂,伊斯蘭風格的天花板,明顯印度風格的約櫃,磚紅色與白色相間的外觀看起來明亮輕快。此猶太會堂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占領比爾森。在戰爭期間此猶太會堂被用作一個儲存設施,從而倖免破壞。戰後,經過猶太人大屠殺人數已經銳減的猶太人收回了此猶太會堂。最後一次宗教儀式在1973年舉行,隨後共產政權關閉了這座猶太會堂,讓其年久失修。1995-1998年進行了修復,耗資6300萬捷克克朗,1998年2月11日重新開放。目前這座建築的中央大廳用於舉辦音樂會,牆上舉辦臨時攝影展覽。此猶太教堂仍用於宗教崇拜,但是只是在從前的冬季祈禱室舉行。 

2.楊∙卡耶唐∙蒂爾劇院

楊∙卡耶唐∙蒂爾劇院(Divadlo J. K. Tyla)建於1899-1902年、由Antonin Balsanek設計,採新文藝復興時代風格。每年首次公演近二十場芭蕾舞劇﹑歌劇﹑滑稽歌劇﹑音樂劇和喜劇。

3.方濟會修道院與聖母升天教堂

方濟會修道院與聖母升天教堂(Franciscan Monastery with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Our Lady)是比爾森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歷經胡斯時代所有的災難和三十年戰爭,仍保留其原有的哥德式的早期風貌。

教堂是在13世紀的Premysl王朝盛行哥德式建築時興建,這種藝術風格因其稀有性而顯得特別珍貴,教堂由兩個幾乎等長的區域構成-寬67英尺、長75英尺,主殿有3對高43英尺的廊柱、廊柱間由尖拱相連,天花板採跨拱型的哥德式,教堂裡有18世紀黑聖母瑪利亞哈耶克(Hajek)的祭壇與教堂的創辦人Jan Skribonius墓,教堂的主祭壇是比爾森最有價值的巴洛克風格的祭壇之一。

聖母升天的主畫面是魯本斯的一個副本,在中間是哥德式的聖母瑪利亞木製雕像,這個聖母雕像也是仿聖巴爾多祿茂主教座堂的聖母像。為了祭壇的左邊有16世紀上半葉的St. Anna、聖母瑪利亞、耶穌雕像,這可能是來自紐倫堡,因為當時比爾森與紐倫堡有活躍的貿易和文化聯繫。

教堂的哥德式的尖塔頂上半部分因有坍塌危險、在1567年移除,在教堂西側的前面有一個大的石碑雕刻著MH和AH,這是Matyas Hauf和他妻子安娜名字的縮寫,他們的捐贈使教堂的塔得以修復。教堂的西側是Jakub Auguston的大作。

修道院與教堂約在同一時期建成,修道院東側的肋拱型裝飾一直延伸至地上,連窗戶都以勒拱裝飾,修道院中最珍貴的為St. Babora禮拜堂。

4.聖安娜教堂

聖安娜教堂(The Church of St. Anna and St. Ruzena Limanska)由Jakub Auguston設計,但教堂在他死後才於1735年完成,這是比爾森巴洛克建築的傑作之一,入口處有聖安娜雕像。

教堂內部有F. Julius Lux的壁畫,描繪三位一體:中央的聖安娜在教堂中宣揚聖母瑪利亞、聖母瑪麗亞在唱詩台上方對多明尼加的僧侶講道、St. Ruzena Limanska出現在唱詩台下方。1950年代教堂租借給東正教使用,Jakub Auguston就埋在教堂的地窖中。教堂正面有St. Wenceslas、St. George根龍的壁畫。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