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路線圖(D)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E)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IMG_20151004_121.jpg 

離開古羅馬廣場後,我們應該要前往威尼斯廣場,想不到誤打誤撞、走到了古羅馬廣場西邊的Museo Centrale del Risorgimento,博物館旁的這根柱子上就是著名的羅馬母狼,又到了講神話故事的時間了。據說在西元前12世紀左右時,當特洛伊城遭到希臘人用木馬計攻陷後,維納斯女神的兒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隨者逃了出來,沿北非西行穿過迦太基,來到後來建立羅馬的地方。埃涅阿斯的兒子建立了一個城邦國家,叫做阿爾巴‧隆迦(Alba Longa)。阿爾巴‧隆迦出了一位國王叫穆尼特(Numitor),他有一個女兒叫作斯維雅(Rhea Silvia)。她與戰神瑪爾斯(Mars)生了雙胞胎兒子,一個叫羅穆盧斯,另外一個叫瑞摩斯。因此,這對雙胞胎兄弟也就帶有了神性。 

穆尼特被驅逐後,新國王擔心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兄弟日後成為威脅,便想把他們沉到臺伯河裏淹死。人算不如天算,兩個孩子順流而下,被一隻母狼搭救,並用自己的乳汁餵養了他們。 
兄弟倆成年後,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城市——羅馬。這一天,根據文獻記載,是西元前753年4月21日。後來,為了爭奪誰才是羅馬真正的統治者,羅穆盧斯殺死了瑞摩斯。「羅馬」這一稱呼,就是從羅穆盧斯的名字中來。羅穆盧斯成為羅馬的第一個王,也開創了古羅馬歷史上的王政時代。

IMG_20151004_75.jpg 

這就是Museo Centrale del Risorgimento,其實那個鐘樓是與前面這棟黃色建築物緊貼的另一棟建築物,在古羅馬廣場看到這鐘樓時,我就對它感到疑惑。博物館前方有兩尊巨大的雕像,站在前面看的時候還蠻有震撼力的。

IMG_20151004_76.jpg 

這尊雕像就位在博物館前方(我們從博物館後方來的)的大斜坡旁,吸引我的不是這雕像有多美,而是在背後看時,看到蜘蛛網般的裂痕,這整尊雕像是用碎片一片片拚出來的~真是一項艱辛的工程啊。

IMG_20151004_77.jpg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威尼斯廣場周圍有許多景點,首先是圖拉真柱(Colonna Traiana)與科斯美汀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i Loreto),圖拉真柱其實是在圖拉真廣場旁(Piazza For Traiana),但這離威尼斯廣場大概只有100公尺的距離吧!圖拉真廣場是一片往下挖的考古遺址,上面佈滿了巨大柱子的殘骸,如果你不想知道這根柱子是古羅馬時代是做甚麼用的,其實可以不用參觀古羅馬廣場,來這看看拍個照,也是有相同的FU。

圖拉真柱為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所立,以紀念圖拉真勝利征服西亞、直抵波斯~跟建造古羅馬廣場圖拉真凱旋門一樣的原因,只不過圖拉真凱旋門是圖拉真死後由他的弟弟圖密善皇帝所建造,而圖拉真柱是他自己在位時立的。早期圖拉真柱的柱冠為一隻巨鳥,很可能是鷹,後來被圖拉真青銅像代替,漫長的中世紀奪去了圖拉真塑像,1588年,教皇西斯都五世下令以聖彼得雕像立於柱頂至今。維基百科寫到飾帶浮雕上總共刻畫了2500個人物、圖拉真的形象前後出現了90次,全幅採用前進式散點透視方法生動描寫層次複雜的場景,當我站在前面往上仰時,真的覺得這樣的雕刻超複雜的。

科斯美汀聖母教堂就是電影羅馬假期中真實之口的所在地,真實之口是一個古羅馬時代的井蓋,1632年在教堂外牆邊發現的;我們並沒有特地進教堂內看。

IMG_20151004_78.jpg 

威尼斯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Monumento a Vittorio Em),這是為了慶祝1870年義大利統一而建造的紀念堂,它始建於1885年,於1911年落成,耗時25年才建成;紀念堂分為三層,看到它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外觀,不難想像為什麼會被戲稱為打字機或結婚蛋糕~我個人是覺得比較像結婚蛋糕,尤其每層的頂端還有新古典主義的裝飾。

這種像是臺灣中正紀念堂的建築物,每一個設計都有某種愛國的意識形態。紀念碑前有寬闊的石階,兩旁有鍍金的象徵性銅像,左方代表「思想」,右方代表「行動」。石階前邊有兩個半圓形的噴泉石池,池上各臥一巨人石像,分別代表義大利東西兩岸的海洋。在中央石基高臺上,是埃馬努埃爾二世的高大鍍金騎馬銅像

IMG_20151004_79.jpg 

衛兵後面的浮雕,左邊是「工作第一的群眾勞動的勝利」,右邊是「熱愛祖國的勝利」的人民。紀念碑和無名英雄墓又稱「祖國祭壇」,每年義大利國慶,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都要親自主持向無名英雄獻花圈。到義大利訪問的各國首腦,通常都要到這裡來獻花圈致意。祭壇上方刻有「祖國統一、人民自由」幾個巨大的拉丁文字。但我跟許先生站在浮雕前面時,實在是分不出來哪個是熱愛祖國、哪個是勞動勝利。

紀念碑下是無名英雄塚,所以在念堂的前面就立著一個牌子、上面寫禁止做任何不尊重的舉止,所以在這不能比Yeah拍照、不能手指向紀念碑拍照、不能坐在階梯上...,只要你稍有不尊重的意思,旁邊的警察就開始狂吹哨子,我們在那的時候,大概每三分鐘就會聽到哨子想起一次。紀念堂同時也有免費的文物展覽,10月初展示的是各地、各時期的義大利國旗,對於我們這兩個歪國人,其實感覺不出這些文物的重要性。紀念堂內還有免費的洗手間喔!逛累了不防到這來解放一下。

IMG_20151004_80.jpg 

離開威尼斯廣場後,我們朝下一個景點納沃納廣場邁進。納沃納廣場以三個噴泉聞名於世。1644年教皇英諾森十世開始著手一項激進的巴羅克風格的重建方案,請來貝尼尼設計的廣場上的兩個噴泉。首先是廣場南邊的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l Moro),噴泉最初只有四個人身魚尾、吹著海螺的特裡同(Triton)和中央的水池,後來貝尼尼加上了立在中間肌肉健壯、騎著海豚的雕像,因他看似像摩爾人(即非洲人),所以整個噴泉就叫摩爾人噴泉。我個人的小小疑惑:怎麼看的出來是非洲人呢?

IMG_20151004_88.jpg 

廣場中央的是電影天使與魔鬼中的水祭壇~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這也是貝尼尼的作品,他用四個大理石人體雕像象徵了四條河流、四個大陸,中間是假山和一個埃及式的方形花崗岩尖塔,寓意著天主教在全世界的勝利。

IMG_20151004_89.jpg 

4個老人分別是東北的非洲尼羅河(照片右上)、東南美洲的裡約·德·拉·普拉達河(右下)、西北亞洲的恆河(左上)、西南歐洲的多瑙河(左下)。

(右上)象徵尼羅河的裸體老人用手扯著一塊頭巾,將腦袋嚴嚴實實地遮住,可能是非洲氣候太炎熱,用頭巾遮擋流火般的紫外線;也有人認為是不明白尼羅河的源頭。在老人的右側,刻著棕櫚樹,這是非洲典型的樹種。

(右下)象徵普拉特河的老人是一個黑人形象,他一手撐地,一手高高揮動著。他坐的岩石上散落的金幣,表示美洲豐饒的礦產資源。他的眼睛注視著方塔塔尖上的鴿子,似乎表明天主教必將統治美洲。

(左上)恒河是個身材魁梧的老人,手持長長的船槳,斜身側坐,目視遠方,象徵恒河之水源遠流長。一條腿翹起擱在樹枝上,旁邊有一匹白馬,是明顯的佛教暗示。白馬很自然使人聯想起佛教中「白馬馱經」的故事。傳說貝尼尼在設計廣場正中央四河噴泉的時候,特地把面向聖依搦斯蒙難堂的恒河做成醜陋的人類形象且面目猙獰的嘲笑著對手的作品。

(左下)象徵多瑙河的老人裹著頭巾,鬚髮翻卷,其腳邊是一隻口吐噴泉的雄獅。多瑙河伸出他的雙臂迎向一面盾牌,盾牌上刻有聖彼得的鑰匙和三重王冠,還有象徵英諾森十世的徽章,三朵百合和一隻代表聖靈的鴿子。老人雙手的造型像一個舞蹈姿勢,與歐洲人良好的教養、多瑙河的優雅有某種象徵性的聯繫。

IMG_20151004_90.jpg 

廣場北邊是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表現聶普頓手持三叉戟,身旁是兩個特裡同。

IMG_20151004_91.jpg 

廣場的西邊就是聖依搦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教堂的入口就在恆河老人的對面。聖依搦斯是基督教敬奉的童貞女和殉道者,生活於公元4世紀初的羅馬。傳說依搦斯貌美,約13歲時自稱除了耶穌以外別無所愛,矢志不嫁。求婚者不得逞而揭發她信基督教,當局把她投入娼門作為懲罰,嫖客懾於她的正氣不敢侵犯她,有一人企圖侵犯她立即雙目失明。羅馬皇帝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時期依搦斯以身殉教。

教堂裡面不能拍照,但教堂內的壁畫、雕刻都超美的,推!!!這是貝尼尼主要競爭對手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的作品。他在裝飾的精細度以及光線的運用上都有獨特的見解,曾於修建聖彼得教堂時與貝尼尼共事過,可惜兩人因意見不同而分道揚鑣。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生性孤僻、不善與人相處、過著獨居的生活,悲嘆自己的才華未受世人重視,最後因為憂鬱症,於燒毀自己的設計圖後自殺身亡。

IMG_20151004_92.jpg 

溫暖的太陽讓人覺得好舒服,噴泉旁到處是坐著休息的遊客,手拿著一球Gelato、享受優閒的時光,真是再愜意不過。廣場上還有許多的畫家擺攤,無論是卡通派、寫實派,或用油畫、水彩、油漆創作的,應有盡有,有興趣的話,不妨到這裡買幅羅馬鬥獸場的畫作,為此行留下美好的見證。

IMG_20151004_93.jpg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地址:Piazza Navona, 00186 Roma, 義大利
網址:www.turismoroma.it
納沃納廣場是羅馬最美麗的廣場。無論時白天,還是晚上,它都是一塊吸引遊客的天然磁鐵,同時也是人們花上個把小時讓自己置身於眾多咖啡館之一,同時觀賞過往人群的理想場所。廣場的輪廓是一個寬闊的橢圓形,正好與阿戈納利斯競技場的形狀相配—廣場的名稱就源於該競技場—擁有30,000個座位的大型運動場,由圖密善皇帝于西元86年建成。
1644年,廣場經歷了最重大的變化:教皇英諾森十世開始著手一項激進的巴羅克風格的重建方案。此項舉措產生的最主要紀念物是貝爾尼尼設計的兩個引人注目的噴泉:分別是位於廣場南端的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l Moro)和位於中心的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另一座是位於廣場北端的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這三座噴泉也是納沃納廣場如此著名的原因所在。
1.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四河噴泉是貝尼尼為羅馬篷·腓力教皇的宮殿設計的噴水池。四河指人類征服的四條大河:多瑙河(Danube)、恒河(Ganges)、尼羅河(Nile)、裡約·德·拉·普拉達河(Rio de la Plata),同時這四條河流又代表了人類文明的四塊大陸:多瑙河表示歐洲,恒河表示亞洲,尼羅河表示非洲,裡約·德·拉·普拉達河表示美洲。在這裡,作者用四個大理石人體雕像象徵了四條河流,中間是假山和一個埃及式的方形花崗岩尖塔,寓意著天主教在全世界的勝利。
單從審美的角度來觀照它,這的確是一組氣魄雄偉、耐人尋味的群雕。代表四大洲四條有代表性河流的四個老人形象民族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由此可以體察出各大洲的文化意蘊。
在噴泉出水口附近有一些小動物的雕塑,馬、獅子、蛇、還有一隻隱匿在泉眼裡的犰狳(一種類似於獨角獸的奇怪動物),也分別象徵了多瑙河、尼羅河、恒河和裡約·德·拉·普拉達河。
《四河噴泉》是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丹·布朗的小說《天使與魔鬼》中的重要場景。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受教皇內侍之托與瑞士侍衛團合作,與黑煞星斗展開智鬥勇,營救被俘的四位教皇候選人紅衣主教。蘭登得知光明之路的第三個提示—代表「火」的是著名雕塑《聖特雷薩的沉迷》後,與黑煞星展開交鋒。但黑煞星火燒教堂,並殺死瑞士侍衛團司令奧利維蒂,抓走女主角維多利亞·維特勒。蘭登死裡逃生,從雕塑中得到提示,前往下一處「水」的地點。「水」的地點即為雕塑《四河噴泉》。
*象徵非洲尼羅河的裸體老人用手扯著一塊頭巾,將腦袋嚴嚴實實地遮住,可能是非洲氣候太炎熱,用頭巾遮擋流火般的紫外線;也有人認為是不明白尼羅河的源頭。在老人的右側,刻著棕櫚樹,這是非洲典型的樹種。
*象徵歐洲多瑙河的老人裹著頭巾,鬚髮翻卷,其腳邊是一隻口吐噴泉的雄獅。多瑙河伸出他的雙臂迎向一面盾牌,盾牌上刻有聖彼得的鑰匙和三重王冠,還有象徵英諾森十世的徽章,三朵百合和一隻代表聖靈的鴿子。老人雙手的造型像一個舞蹈姿勢,與歐洲人良好的教養、多瑙河的優雅有某種象徵性的聯繫。
*恒河是個身材魁梧的老人,手持長長的船槳,斜身側坐,目視遠方,象徵恒河之水源遠流長。一條腿翹起擱在樹枝上,旁邊有一匹白馬,是明顯的佛教暗示。白馬很自然使人聯想起佛教中「白馬馱經」的故事。傳說貝尼尼在設計廣場正中央四河噴泉的時候,特地把面向聖依搦斯蒙難堂的恒河做成醜陋的人類形象且面目猙獰的嘲笑著對手的作品。
*象徵美洲普拉特河的老人是一個黑人形象,他一手撐地,一手高高揮動著。他坐的岩石上散落的金幣,表示美洲豐饒的礦產資源。他的眼睛注視著方塔塔尖上的鴿子,似乎表明天主教必將統治美洲。
2.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l Moro)
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l Moro)位於義大利羅馬納沃納廣場的南端,它描繪一個摩爾人或非洲人(也許原來是尼普頓),或者是,站在海螺殼中,與一隻海豚摔跤,周圍是四個特裡同(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未成年海神)。它被放置在一個玫瑰色大理石噴泉池中。在其鱗片的尾巴上,有教皇頭飾與十字交叉的鑰匙和巴貝裡尼蜜蜂紋章。
摩爾人噴泉位於廣場南端,噴泉最初是由博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於1575年設計,1653年,貝尼尼又添了上面的摩爾人設計。噴泉最初只有四個人身魚尾、吹著海螺的特裡同(Triton)和中央的水池,後來貝爾尼尼加上了立在中間肌肉健壯、騎著海豚的雕像,因他看似像摩爾人(即非洲人),所以整個噴泉就叫摩爾人噴泉。
根據赫西俄德的《神譜》,特裡同和他的父母住在大海深處的金殿內;而阿爾戈英雄記中他居住在利比亞的海邊,當阿爾戈號駛上小敘爾特斯(Lesser Syrtes)的海岸後,船員們將船帶到了特裡同尼斯湖(Tritonis),當地的神祇特裡同指引他們駛入了地中海。因此,摩爾人噴泉也叫特裡同噴泉。
3.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
位於羅馬的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興建於1822-23年,在一個新建渡槽Acqua Vergine Nuovo的終點。海神噴泉是 Giovanni Ceccarini的作品。海神噴泉位於廣場西側,表現聶普頓手持三叉戟,身旁是兩個特裡同。
4.聖依搦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
地址:Via di Santa Maria dell'Anima, 30/A, 00186 Roma, 義大利
網址:www.santagneseinagone.org
聖埃格尼斯教堂(Sant'Agnese in Agone)是羅馬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始建於1652年,由卡羅·拉伊納爾迪設計,座落在聖女依搦斯殉難的地點圖密善圓環,即今天的納沃納廣場。依搦斯是一位13歲的處女,由於不願嫁給一名異教徒而遭殺害。該教堂也是一個執事級樞機的領銜教堂。
教堂的凹形正面(1653-1657)是貝爾尼尼的主要競爭對手—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的代表作之一,他運用了最擅長的曲線和反曲線,凹凸形式的方式來呈現空間的運動感,使得整個教堂的外立面裡面極具視覺衝擊力。
5.潘菲利宮(Palazzo Pamphili)
聖依搦斯蒙難堂旁邊是英諾森十世的眾多宮殿之一—潘菲利宮(Palazzo Pamphili)。1644年,出自潘菲利家族的樞機主教喬瓦尼·巴提斯塔·潘菲利(Giovanni Battista Pamphili,1574-1655)當選為教宗英諾森十世。他在納沃納廣場擁有一座宮殿,當選後希望能有一座更宏偉的建築,來體現其家族的威信。他購進更多的土地,在1646年開始工程。1647年,巴洛克建築師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及風格主義建築師吉羅拉莫·瑞納爾迪受邀設計建造。自1920年起,這座建築用作巴西駐義大利大使館,1964年成為巴西產業。
arrow
arrow

    Perseph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